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外匯

外匯市場回顧及展望:2011年澳元漲勢預計趨緩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12-27 21:44

2010年澳元無疑是主要貨幣中表現最亮眼的,澳元作為商品貨幣,其價值和世界經濟增速有很大關聯。在次貸危機以及歐債危機中,商品貨幣貶值和升值的波動與世界經濟收縮和擴張的步伐基本吻合。需求的增長和美元的貶值導致了大宗商品價格急劇上漲,而商品貨幣澳元兌美元則呈現大幅升值狀況。澳元在經歷了先跌后漲的走勢后,總體兌美元漲幅超過11%。

2010年澳元走勢回顧:
一、希臘債務危機升級 澳元升勢偃旗息鼓(10年1月至5月)
2010年年初,各國公布主要宏觀經濟數據整體表現良好,經濟下滑勢頭已經得到有效遏制,次貸危機最糟糕的時段已經過去,各主要經濟體正在步入復蘇,并期待在2010年延續復蘇勢頭。

不過希臘債務危機的爆發令市場措手不及,雖然經濟復蘇的良好預期以及希臘政府3月初宣布將實行48億歐元財政緊縮措施,同時歐盟也同意與IMF聯手救助希臘,這些舉動暫時壓住了惡魔之手。自2009年底希臘債務問題爆發后,澳大利亞央行曾暫停2個月加息,但隨后在通脹壓力下,從3月起再度重啟加息工具,并連續3個月加息25個基點,將利率從3.75%升至4.50%。澳元則受此推動溫和上行。

進入4月份三大評級公司幾乎同時下調希臘主權評級,同時由于有跡象顯示希臘債務危機正在向歐元區其它高負債的國家蔓延,標準普爾還下調了葡萄牙的主權債務評級以及西班牙的長期主權信用評級。此消息令市場避險情緒大幅升溫,打擊市場對于大宗商品的需求和風險偏好,而代表國際大宗商品走勢的CRB指數也展開了回調走勢。澳元升勢戈然而止。澳元兌美元快速下行,短短5月份就下跌了近800點(自0.9236-0.8457)。

直到5月下旬歐元區成員國財長決定將向希臘撥付首筆總額200億歐元的救助資金,市場的擔憂情緒才得到緩解。澳元也在5月25日創下年底低點后逐步筑底反彈,并展開新一輪上漲行情。

二、第二輪量化寬松預期升溫 澳元受益創28年新高(10年6月至10月)
由于在進入2010年年中的時候,以美國為代表的各主要發達經濟體都出現不同程度的經濟復蘇放緩跡象,同時其通脹也仍顯溫和,且暫不會對經濟的復蘇造成制約,但是失業率卻仍然高企,市場需求依然不足。美聯儲、歐央行等主要央行仍延續超寬松的貨幣政策。澳大利亞央行也隨之停止了加息進程。

雖然主要發達經濟體的復蘇步伐出現放緩跡象,但全球經濟在走出自二戰后最為嚴重的衰退后整體的復蘇之勢已經逐漸得到確立,盡管仍面臨二度探底的威脅,但市場總體的信心已經得到較大程度的恢復,特別自年初以來爆發的歐債危機也正在逐漸淡出人們視野,投資者風險偏好也正在逐漸升溫。在6月隨后的幾周內,美聯儲不斷的向市場釋放可能要實施第二輪量化寬松措施(QE2)的信號,美元指數掉頭往下,美股引領全球股市繼續反彈,以原油為代表的大宗商品則繼續向上攀升。澳元受此提振脫離底部逐步走高。

但進入四季度以來,首個重要數據9月非農就業報告呈現下滑趨勢,美國9月非農就業人數減少9.5萬人,預期為持平。由此說明美國經濟的"硬傷"--就業市場并未獲得改善,由于這是11月初美聯儲利率決議前的最后一份非農報告,此數據是影響美聯儲利率決議的重要因素,并在數據公布后美聯儲啟動第二輪量化寬松(QE2) 預期迅速升溫。直到11月3日美聯儲宣布將在2011年第二季度前進一步購買6000億美元的較長期國債,即重啟量化寬松政策,購買規模稍大于此前市場預期的5000億美元。這只靴子的最終落地以及前日澳大利亞央行在通脹壓力下意外加息0.25%,雙重利好令澳元兌美元順利突破平價關口,并刷新28年高點至1.0180位置,此波上漲行情澳元兌美元大漲2000余點(自5月25日低點0.8064至歷史高點1.0180)。

三、愛爾蘭債務問題疊加大宗商品漲勢 澳元高位整理(10年11月至12月)
11月初在美聯儲QE2這只靴子落地后,市場將焦點再度轉移到歐債危機身上,這次則由愛爾蘭舉大旗,市場彌漫著有關愛爾蘭即將要求歐盟救助的消息。在金融市場一股非理性恐慌情緒的推動下,愛爾蘭是否會淪為第二個希臘,在歐元區掀起第二波債務危機備受關注。這恐慌情緒其中,有對愛爾蘭自身經濟和財務問題的擔心,但更多的則是對歐元區和歐盟救援機制的不信任,同時也再度暴露出歐元機制的內在缺陷。

而此次愛爾蘭債務問題由于有希臘的前科作參考,歐盟救助迅速,在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歐盟批準通過對愛爾蘭的850億歐元援助計劃,并確定解決歐洲債務危機的長期機制輪廓,通過這一機制,投資者得以逐步分攤未來違約的成本。澳元兌美元也結束了此輪回調走勢,此行情由于時間較短匯價僅下跌了600余點(1.0180-0.9538)。

進入12月以來,雖然愛爾蘭的救助未能完全緩解市場對歐債危機的擔憂情緒,但是代表商品走勢的CRB指數不斷刷新年內高點,澳元再次受到大宗商品漲勢推動上演V型反轉,澳元兌美元則再度回到平價關口上方。

2011年澳元影響因素:
風險因素:
一、西班牙銀行危機或其它歐元區周邊國家的危機上升為歐元區危機
雖然年底歐債危機呈現愈演愈烈的狀況,但是商品貨幣并沒有受到太多影響,而是繼續溫和上揚,預計如果明年歐債危機沒有傳導至歐元區的主要國家,澳元有望繼續受大宗商品的漲勢推動而走高。但若歐債危機傳導至歐元區大型經濟體,澳元可能會遭受恐慌性拋售。

同時德法兩國對待救援的態度也是當前的另一大風險。由于德國經濟遠好于歐元區其他國家,居民儲蓄率高,政府財力充沛。但是隨著歐債危機的不斷爆發,讓德國無休止的掏錢救助可能會引起德國國內的反彈,而德國任何一次拒絕救援的暗示都會引發市場恐慌。而美元可能成為為數不多的獲益者之一。

二、新興市場潛在的過度緊縮政策可能使宏觀經濟產生動蕩
新興市場是 2011 年全球經濟增長的最主要動力。資本正大量涌入新興經濟體,使得通脹、資產泡沫和經濟過熱的風險上升。新興經濟體潛在的過度緊縮政策,這可能令宏觀經濟出現動蕩,增加對增長的不確定性,使得某些新型市場貨幣貶值,帶動大宗商品貨幣貶值。

由于澳大利亞主要出口地是中國,澳大利亞經濟和中國經濟等新興市場國家有更直接的關聯。2011 年的中國經濟有一些潛在的風險,諸如通脹風險,潛在的通脹風險可能帶來過度緊縮的政策風險等。來自中國的不確定性將給澳元帶來更多的下行風險。

三、地緣政治局勢問題
地緣政治局勢對于市場風險偏好情緒有著重大影響,目前來看,朝韓局勢處于十分不穩的局面,若兩國緊張情緒繼續,甚至爆發戰爭,由此引發避險情緒升溫,美元有望從中獲利,澳元則將出現恐慌性拋盤。

韓國近期在韓國與朝鮮的邊境附近進行史上最大規模實彈演習,借此顯示韓國的軍事力量,針對的是朝鮮11月炮擊韓國延坪島的事件。

隨著美國實施重返亞洲的戰略,以及中國主張和平崛起,極大刺激了美日韓的軍事冒險情緒,目前朝鮮半島已經成為一座隨時會被點燃的火藥庫。預計半島局勢隨時可能發生邊境摩擦或者低烈度沖突。

支撐因素:
一、全球經濟的持續增長
IMF 預期 2011 年全球經濟將回到增長率為 4.2%平穩增長的渠道, 新興市場經濟增長6.4%。而美國在零花寬松、延長減稅計劃、加強貿易壁壘等一系列手段的刺激下,美國經濟也將維持復蘇勢頭,就業市場將趨于好轉。預期在2011年對大宗商品的旺盛需求將促進大宗商品出口國經濟增長,同時全球豐沛的流動性的背景使大宗商品的價格有上漲空間,大宗商品生產國家的貿易條件將進一步提升,澳元仍存有一定上升空間。

二、大宗商品價格持續走高
全球經濟持續復蘇,各國對于大宗商品的需求都將不斷增長,這最終將直接反映在大宗商品價格波動上,即延續上漲勢頭。因此,大宗商品市場未來還會保持上升的趨勢,雖然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存在一些不穩定因素,但上漲趨勢仍將持續,澳元有望受其支撐。

三、套利交易的延續
雖然我們預期2011年全球經濟將持續復蘇,但是復蘇態勢仍很脆弱,由于美國失業率并沒有好轉跡象,而且歐債危機也將延續到明年,歐美主要經濟體將保持當前寬松貨幣政策,并且2011年加息可能性較小,美元歐元將保持低融資成本。而澳大利亞基于經濟增長前景以及通脹預期,預計2011年有加息的可能。與美元的利率差以及澳大利亞的經濟前景將使投資者增加對澳元的需求,套息交易仍將持續。

四、外儲多元化給澳元帶來機會
美國金融危機的爆發,美聯儲兩次量化寬松政策的出臺,引發美元持續貶值,美國濫用了美元國際儲備貨幣的地位,以及危機對全球經濟的沖擊,充分暴露了現存國際貨幣體系的嚴重缺陷。一些國家開始降低美元在外匯儲備中的比例,逐漸增加其他貨幣儲備。而俄羅斯央行副行長就曾表示,俄羅斯可能在2011年年中之后開始買入澳元,用作國際儲備。

綜上所述,支撐澳元上漲因素依然存在,2011年漲勢仍將持續,不過由于明年經濟狀況較為復雜,歐債危機以及地緣政治風險將不斷干擾市場,預計明年澳元漲勢將會逐漸趨緩。

(郭艷濤 撰稿)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