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外匯

英鎊2010回顧 2011展望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12-27 21:28

再過幾天,2010年將結束,匯市走勢也在節日中表現平穩,估計圣誕節和接下來的元旦新年,市場整體波動將較為有限,而2010年的走勢也基本呈現出來。總整個一年來看,英鎊整體處于下跌走勢中,整體跌幅在6%左右。回顧過去的一年,英鎊走勢可謂一波三折,但回頭看,其走向脈絡還是比較清晰。

展望2011年,預計主導外匯市場的兩大主題依舊是全球經濟復蘇和投資者風險偏好。2011年發達國家經濟復蘇狀況依然不容樂觀,特別是英國經濟能否在2011年實現穩步復蘇,同時逐步退出此前的量化寬松政策,成為英鎊走向的關鍵指引之一;當然歐債危機、美聯儲量化寬松政策等風險情緒轉向,也是英鎊走向的重要指引。

一,英鎊兌美元2010年“一波三折”

第一階段,1月至5月中旬,英鎊兌美元小幅沖高后大幅回落,基本呈單邊下行走勢。由于2009年底出現希臘國債收益率高企,市場擔憂今后希臘從債券市場融資成本過高,歐債危機的說法被市場提起。進入2010年,市場對希臘債務問題的擔憂進一步加劇,市場避險情緒升溫,而歐元兌美元等歐系貨幣開展呈現疲態,英鎊在1月中旬觸及1.6456高點后開始回落,至3月初,匯價下破1.48關口。

在3月至4月底,市場出現寬幅震蕩,此時美國和英國公布的經濟數據好壞參半,市場對美聯儲和英國央行可能提前升息抱有期望,而德國在對希臘債務危機“救”與“不救”之間的拉鋸也增加了市場的不確定性,英鎊兌美元呈現寬幅震蕩走勢;5月市場開始擔憂希臘債務危機蔓延,評級機構開始頻頻對葡萄牙,西班牙等國出手,歐洲債務危機有蔓延的繼續,另外,英國面臨大選,大選結果不明晰,也是英鎊走低的原因,英鎊兌美元在歐元的帶領下再度下行。而4月底開始,英鎊兌美元一路下行,至5月20日,匯價下探1.4229,就是年內的低點。年初至4月底低點,英鎊累積跌幅超過13%。

第二階段,5月底至8月初,英鎊兌美元大幅反彈,基本呈現單邊上行走勢。英鎊歐元率先期望反彈,畢竟英鎊不是歐債危機的風暴中心;英國新政府宣布減赤計劃,穩定市場信心,加上此時英國公布的經濟數據較好,同時,6月歐盟和IMF最終聯合出手救助希臘,并出臺7,500億歐元的“歐洲穩定計劃”,市場對歐洲債務危機的擔憂情緒也逐步緩解,英鎊探底回升。

另外,在6月隨后的幾周內,美聯儲不斷的向市場釋放可能要實施第二輪量化寬松措施(QE2)的信號,市場焦點轉向美聯儲的量化寬松預期,導致美元指數掉頭往下,這也間接加大了英鎊的反彈空間,至8月初,匯價反彈逼近1.6關口,但最終未能突破,在這輪反彈中,英鎊兌美元反彈幅度接近13%。

第三階段,8月中旬至年底,英鎊呈現高位震蕩走勢,英國公布的經濟數據表現不佳,英國新政府通過的財政緊縮計劃開始影響英國經濟復蘇,英鎊至9月初下探1.53關口支撐。但是市場對美聯儲的QE2擔憂情緒蓋過對英國經濟減緩的擔憂,英鎊再次重啟反彈,另外標普上調英國主權評級前景,英國通脹高企,加息之聲不斷,也提振英鎊人氣;至11月初,匯價摸高至1.63一線。

11月美聯儲宣布啟動QE2,“兌現”了此前市場的預期,美元不跌反漲;此時市場焦點再度轉向歐洲債務危機,市場爆出愛爾蘭債務危機,歐系貨幣再度走弱,至年底,英鎊兌美元回吐9月至11月漲幅,回到1.54關口附近。

二,英鎊兌美元2011年可能繼續承壓

2011年,英鎊兌美元估計依然不會是匯市的主角,畢竟歐洲債務危機還沒有得到明顯的解決,這依然會是2011年外匯市場的“主旋律”之一;同時,美聯儲為了穩定經濟,降低失業率,估計會繼續實施“印鈔”措施;而美國經濟復蘇情況,以及發達國家與新興市場國家是否會繼續展開貨幣戰,這些都是影響因素。當然,英國新政府出臺的緊縮計劃可能對英國經濟未來的復蘇帶來的影響,是否需要跟隨美聯儲擴大量化寬松政策,也將成為英鎊兌美元未來走向的關鍵因素之一。另外,隨著全球經濟的復蘇,美聯儲可能開始退出量化寬松,展開升息動作,這時匯市又將是一番景象。

1,歐債危機會繼續拖累英鎊表現。

從2010年的走勢看,自希臘爆發債務危機開始,歐系貨幣整體表現欠佳,而如果歐洲債務危機不能得到很好的解決,英國是很難獨善其身的,因此同為歐洲貨幣,歐洲經濟不能實現有效的復蘇,而單獨談英國經濟“又好后快”的發展是不現實的。因此在歐洲債務危機還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之前,英鎊最終會因為歐洲債務危機不斷蔓延的受到拖累,無法實現真正走強。就算市場短期可能將焦點轉向美聯儲量化寬松或者其他問題,但只要這種“隱患”不除,一旦市場焦點重回歐債危機,則英鎊被牽連的可能性很大。

高盛曾表示,歐元區成員國競爭力失衡問題繼續存在,更多的是其內部的結構及管理危機,2011年歐洲債務市場將面臨更多動蕩。并稱這不僅僅是一次信貸危機,而更多是歐元區貨幣同盟內的結構及管理方面的危機,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解決的事。但中期看,歐盟和IMF是有信心和能力解決歐債危機的,歐元自誕生開始是面臨不少困難,但估計會在發展中完善制度,解決困難,協調各方利益,實現歐洲經濟一體化,而英鎊也會從中受惠。

2,美國因素是影響英鎊走勢的關鍵

最近公布的美國失業率數據可以看出,美國依然面臨高失業率壓力,9%以上的失業率令市場擔憂美聯儲可能會失去獨立性,繼續實施量化寬松(QE3)政策,以刺激經濟增長,緩解就業壓力;美聯儲在12月會議上維持基準利率在0-0.25%不變,并稱由于經濟復蘇的步伐還不足以降低失業率,將維持在明年年中以前購買6,000億美元美國國債的政策承諾。當然,短期內美國失業率數據還難以快速下降,美聯儲為了降低失業率,可能繼續“印鈔”,輸出通脹,這可能是壓制美元反彈的重要因素,英鎊兌美元可能因此“被升值”。

而美國商務部最新公布的三季度GDP終值為年化季增2.6%,好于二季度的1.7%水平,顯示出較強的增長勢頭。因此也不排除,如果美國經濟增長加速,在第四季度和2011年第一季度超出聯儲預期,美聯儲未來可能縮小寬松政策規模,甚至啟動升息。一旦美國經濟步入實質性的復蘇,則強勢美元可能重回市場,英鎊也將因此面臨較大的下跌壓力。

3,英國經濟整體向好支撐英鎊

英國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了經調整后的2010年三季度GDP數據,三季度的GDP比上一個季度增長了0.7%,與去年同期相比,英國第三季度經調整后的GDP增長了2.7%,雖然比初值稍低,但依然強于二季度的1.6%增長率,表現出較強的增長勢頭,較好數據也進一步緩解了英國央行未來可能采取的進一步量化寬松的預期。

另外,英國統計局公布的11月CPI數據繼續加速上行,11月CPI月升0.4%年升3.3%,高于預期,也高于10月的月升0.3%年升3.2%水平,為連續第11個月高于英國央行設定的3.0%的通脹目標上限。這一數據增強了英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MPC)在可預期的時間內保持現行政策不變的預期,甚至可能提前升息。

標普10月底宣布,將英國主權債務評級前景由負面上調至穩定,并確認英國AAA級別評級。該機構指出,因英國政府在開支審議報告中宣布的措施減少了2010年6月緊急預算中的財政整頓方案得不到落實的風險,同時該國聯合政府在公共財政問題上展示出很高的凝聚力。英國的AAA評級不再存在被下調的風險。

當然,英國經濟增長方面也存在不確定性,此前英國政府計劃在未來四年內削減1,560億英鎊。而隨著減赤計劃的實施,對英國經濟的負面影響逐步顯現;英國11月公共部門凈借款為233億英鎊,大大高于預期的170億英鎊,創下記錄高點,表明英國政府在削減財政赤字方面將面臨更嚴峻的挑戰。

另外,英國央行剛剛公布的12月份會議紀要再次顯示央行內部呈現出三方分歧局面。MPC以8:1通過維持量化寬松規模和基準利率不變的決議;其中,森泰斯希望加息25個基點,而普森則希望增加500億英鎊的資產購買。會議紀要同時顯示,英國下半年經濟增速或略微高于趨勢線水平,因全球經濟增長強勁,CPI存在上行壓力,且近期CPI和大宗商品價格形勢以及家庭通脹預期加劇了中期通脹升高的風險。而MPC連續出現三方分歧局面,也表明英國經濟未來走向的不確定性,和產生誤判的可能性。

總之,影響匯市走向的因素眾多,而且往往都是相互作用,不是一個因素就能說明,市場風險偏好的時常轉變也加大了匯市波動的風險。

對2011年英鎊兌美元走勢的總體判斷是,在2011年初,歐債危機還很難獲得根本性的解決,因此歐債危機可能繼續打壓歐元,連帶拖累英鎊走勢,至少年初英鎊還將繼續承壓。對于利率判斷,英國央行、歐洲央行和美聯儲估計在2011年上半年還難以啟動升息步伐,但是英鎊可能最新啟動升息預期,這對英鎊來說是個潛在利好。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歐盟可能會出臺永久性的救助機制,徹底解決歐洲的債務問題,如果有制度性的解決,則歐系貨幣可能會出現更強的反彈,英鎊也將因此受益,估計年中會看到。

(張金棟 撰稿)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