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轉倉信號釋放后隔天套保效果顯著

鉅亨網新聞中心


到期交割前夕,資產涌現較大規模的從一合約切換到另一合約的勢頭。如何就意愿中未來繼續持有或解除的頭寸,穩健地進行保險化操作,是策略制定者需積極把控的。在交割日前,除測算交割日最后兩小時滬深300指數實時均價與股指期貨價格的偏差以研判入場與解除頭寸時機、建立套保頭寸規避長假風險的策略外,還可以從轉倉信號、多重資產對沖、市價反制等層面入手,管理與防控風險。

轉倉信號釋放后的套保策略

如何有效地管控資產價格下行風險,是每一個市場參與者的關注焦點。行情的急速變動對能否有效實現資產組合的保值、增值目標產生較大考驗。在風險對沖工具上,當前管控下行風險的渠道中,具備成本、執行等優勢的股指期貨工具無疑是當下最有效的對沖管理手段。選取適當的指標觸發角度切入到套保頭寸的構建、確定最優套保比例,等等因素,是減少套保成本和提高套保效率的關鍵。根據交割日前幾天市場開始出現移倉換月操作的行為特征,可選擇待交割合約作為賣空對象,從存續期內最后六個工作日開始,觀測前5位交易會員空頭持倉變動。若持倉開始減少,視為該指標觸發套保的執行,最優套保比確定為1,套保頭寸構建時間在指標觸發后下一交易日,就該日開盤價賣出名義價值與現貨價值對等的股指期貨合約,整個套保頭寸的終止位置設定在合約交割時。

具體策略上,以股指期貨9月合約為例,在其存續時間最后六個交易日開始,觀察前5位交易會員的空頭持倉變動,9月10日前5位交易會員的空頭持倉增加,未觸發下一交易日建套保倉操作,等待下一交易日空頭頭寸呈現下降趨勢。13日前5位交易會員的空頭變動減少1680口,即于隨后交易日以開盤價入場賣出股指期貨IF1009合約,持有該空頭頭寸直到到期交割。不考慮交易傭金、時滯、資金等成本下,9月14日至9月16日期間,IF1009合約部位開盤價與結算價分別是2969.8與2866.63點,10手股指期貨合約挽回的損失達30.95萬。在該段價格出現下行期間,未就資產組合形成保護的市場參與者面臨較大虧損。相反的,如若對現貨資產采用全額套保的形式構建了股指期貨空頭合約。資產價格下行風險有效得以遏制,


類似地,測算已經交割完畢的四個股指期貨合約,不考慮成本下,10手股指期貨合約挽回的損失分別為27.16萬、21.15萬、16.56萬、11.36萬。執行該策略,5個已交割完畢的合約未出現踏空,挽回的損失累計達107.18萬。取IF1005-IF1010五個合約開平時點價格最高值測算需要投入的資金,以期貨初始保證金與保證金1:1的比重計算,占用的資金需要285.10萬,10手股指期貨,285.10萬資金投入,可以保障價值高達890.94萬元的資產組合不虧損,該策略的套保效果相對較好。

預期行情波動劇烈下蝶式套利

到期日前,資產價格波動相對劇烈。具備風險承受能力者,在理論上,可以選擇多頭蝶式套利形式。在構建時,選擇三個多頭排列的股指期貨合約,以最高和最低價期指之和,減去價格居三合約中間合約價格的2倍,若該差值遠大于零,且符合意愿建倉的價差點位,買進份數相同的價格最高與最低的股指期貨合約,同時賣出與購進頭寸數量匹配的、三合約中價格居中的合約。建倉完畢后,等待價差反轉的機會,倘若價差反轉幅度大于自身成本與離場利潤要求后,出清所有持倉。

市場參與者需要注意到,相對于期限套利,使用遠端合約參與的跨期套利需要在3個合約上動作,買進賣出面臨相對較高的交易成本、時滯成本、資金成本等約束。遠端合約和主力切換到其他合約后的原主力合約,由于參與者數量少,交投活躍度低,相對流動性差,在執行操作時需要較高的下單和交易執行能力。隨著參與蝶式套利者介入市場需求增加時,資金量投入一旦過大,可能短時缺乏交易對手,導致交易無法達成的局面,由此市場參與者可能喪失理論上可以捕捉到的價差機會。

市價委托時謹防反制操作

反制策略的存在,歸因于對交易規則有著深入領會的一部分市場參與者,在嚴密監控對手盤動作的過程中,當獲利機會時,較大的潛在利潤激勵,使得他們愿意花費時間與精力,制定相關策略。比如,高價賣出掛單,在獲利信號出現后,使用與掛賣單不同的賬戶,高價賣出1手限價單的形式,誘使其他市場參與者發出的市價指令以相當高的價格執行。

執行反制策略需要良好的行情把握、風險承擔等能力。就整體動作而言,反制策略持續的時間較短,一旦對方發覺自身損失,相應的機會將不復存在。依據開盤前15分鐘以訂單插隊配合小量買盤形式執行反制策略,理論上可得以捕獲另一方的市價委托單,從而獲利。

限價指令與市價指令既有優勢,也不乏缺陷,限價指令容易暴露自身欲交投的頭寸數量與賣出點位,交易價格達成時間可能滯后;市價指令的缺陷在于需等待限價指令成功匹配后,以即時最優限價指令的限定價格與限價指令撮合成交。

市價單之所以被執行,可以從如下過程一窺端倪:資產管理者根據宏觀政策發布和其他預期因素,預判行情在當日盤中有下挫空間,急欲在開盤階段賣出。由于不想暴露自身意圖和賣出量,棄用限價指令,轉而偏好分段出清或建倉的市價指令模式。相對應地,一部分市場參與者對開盤階段的市價行為也準備了相應反制策略,具體來說,在以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機制形成成交價格的環境中,開盤前,以當前最高成交價加上最小變動點位若干倍數的價格,掛出較大手數賣出限價單,當觀察到有市價委托跡象的情形時,如果市場缺乏流動性,亦即當前成交價與已建立的高位報價之間無其他賣出指令掛出,以等于或高于掛出單價位的形式掛1手買入限價單,此時,高價位的限價買入與賣出指令匹配,形成了新的市場價格。在高價匹配完成前,由于多批次市價單下出的時間不一,相對來說持續時間較長,市價訂單持續下出,在低位未全部覆蓋的情況下,直接跳躍到高價限價指令引導下的高點位達成交易,買入頭寸被預先埋伏的賣出指令消化。此時市價單方覺察到自身狀況虧損,停止市價價指令發出。因而隨后即使有大大低出新市場價格的賣單報出,以市價單形式驅動形成的交投也不會重新出現。由于反制方無法確知市價指令停止下達的具體時間,在極細小的時間間隔內,還會繼續以高于或等于前設高點價買入少量資產,限價單繼續高位成交。最后,未有市價跟進下誘導行為結束。在整個誘導過程中,反制方獲取的利潤相對豐厚。

為規避類似風險,市場參與者需要審慎采用市價指令,尤其在市場流動性不足的開盤前15分鐘,要堅決停止使用,以防對自身策略的了解其他市場參與者采取反制行動,造成資產價格朝利空自身持有頭寸價值方向運行的狀況。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