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個股

紫金礦業(601899):非洲不明受挫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年5月10日,美國之聲(VOA)援引剛果民主共和國(剛果金)礦業部長的幕僚長Alexis Mikandji Penge的話稱,紫金礦業(601899.SH)中非發展基金有限公司(下稱中非基金)聯合收購剛果銅礦開發商的協議,“違反有關規定,在剛果(金)沒有效力。”

上述的言論,距紫金礦業對外公告宣布該項收購僅一個工作日。

在2010年5月7日晚,紫金礦業宣布將與中非基金聯合收購Copperbelt所持有的Platmin 全部已發行股份及Copperbelt 集團內部應收賬款,最終獲得Deziwa 銅鈷礦項目及Ecaille C 銅鈷礦項目的控股權。此次收購總共花費約為2.84億美元。

針對幕僚長Penge的言論,紫金礦業董秘鄭于強拒絕置評,“具體回應請見公告”。


Penge的公開聲明中,并沒有提供支持其言論的原由。“就孤零零的兩句,讓人摸不著頭腦”。紫金礦業內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負責此次投資的部門還不了解為何Penge出此言論。

根據公開資料,中非基金由國務院批準,于2007年6月成立,是支持中國企業開展對非合作、開拓非洲市場而設立的專項資金,同時也是目前國內最大的私募股權基金和第一只專注于對非投資的股權投資基金。中非基金首期10億美元資金由國家開發銀行出資,最終達到50億美元。

不明之障

關于紫金礦業受阻的原因,根據美國之音的報道,美國傳統基金會專家史劍道認為,由于剛果(金)國家礦業公司持有Deziwa 銅鈷礦項目及Ecaille C 銅鈷礦項目的剩余股權,而剛果(金)國家礦業公司是剛果政府旗下企業,因此剛果政府宣布紫金礦業的收購無效。

史劍道還分析稱,以往經驗表明,中國投資在非洲失敗,還同企業只求鎖定資源、不求開發有關,有違當地政府的開發意向,引發反感,紫金礦業可能“沒有就開發規劃向當地政府咨詢”而引發剛果(金)政府反對。

但上述紫金礦業的內部人士表示,“上述兩個猜測并不成立。”該人士指出,由于紫金礦業和中非基金的收購是針對Copperbelt的,資產結構決定了此次收購并不需要征得剛果(金)國家礦業公司的同意。

另據紫金礦業發布的公告,SOMIDEC擁有Deziwa 銅鈷礦項目及Ecaille C 銅鈷礦項目100%的權益,而Platmin(Sprl)持有SOMIDEC

68%的股權,剛果(金)國家礦業公司持有SOMIDEC剩余的32%股權。

由于Platmin(Sprl)是Platmin的全資子公司,而Copperbelt又擁有Platmin100%股權,因此Copperbelt是SOMIDEC68%股權的實際持有者。

按照收購協議,于交易完成前,Copperbelt 將其全部資產及負債轉入Platmin。基于這種兩層資產構架,上述紫金礦業的人士表示,交易并不需要剛果(金)國家礦業公司確認。在公告中,紫金礦業也稱“根據Copperbelt意見,本次交易在法律上無須Copperbelt股東的批準”。

另外,上述紫金礦業人士表示,已經按規定流程提交開發規劃,“這是很簡單的一件事”。

簡單的事情,卻為何被宣布為“違犯相關規定,在剛果(金)沒有效力”?

投資環境

復雜的投資環境,是在剛果(金)的外部投資者們不得不注意的。

“特別是在礦產資源方面,一粒棋子沒落好,就會讓你全盤皆輸。”剛果(金)華人華僑互助協會副會長郭慶峰5月11日向本報記者表示。

郭慶峰在三四年前退出了在剛果(金)的礦產投資,現在在剛果(金)從事日用輕化產品投資。

雖然剛果(金)自然資源豐富,素有“世界原料倉庫”,特別是銅和鈷的礦產儲量,據1998年12月剛果政府公布的數字,銅7500萬噸(占世界15%)、鈷450萬噸(占世界1/2)。

但郭慶峰表示,由于剛果(金)原是歐洲國家的殖民地,歐洲在其礦產開發上擁有天然的優勢,“歐洲政府和公司對剛果(金)施壓,要求其它國家和企業不要碰當地的礦產資源”。

一個典型的案例是,2009年,中國在剛果達成的“礦產換基礎設施”協議,初步估值為90億美元。按照該協議,一個由中國國有企業組成的集團同意在剛果建造道路、鐵路和醫院,以換取一個銅鈷礦的開發權。但上述協議遭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巴黎俱樂部債權人的反對,最后上述協議金額被迫修改為60億美元。

另外,前幾年,剛果(金)禁止了礦石出口,要求對礦產資源進行加工再出口,這增加了投資的難度,再加之“當地的政府治理不怎么好,縣官不如現管”,以致“礦產投資的不可靠因素太多”,“據我所知,近幾年進去剛果(金)的大型礦業公司都虧錢了”。

記者了解到,剛果(金)的礦產資源非常豐富,但其投資環境卻不太安定。在透明國際發布的2009年世界各國清廉指數排名中,在參與評測的180個國家與地區中,剛果排第162位。

不過,紫金礦業并不打算放棄。“無論怎樣,從剛果(金)政府的言論來看,我們還有協商的空間。”上述紫金礦業人士表示,下一步紫金礦業與中非基金將與剛果(金)政府進行協商。

海外所圖

對于紫金礦業而言,這是一個難得的好項目。

雖然非洲基礎設施和政治環境方面問題較多,但李志林稱,由于非洲和中國的政治關系比較好,中國投資能很容易被當地政府和民眾所接納。

上述紫金礦業的內部人士表示,此次對Copperbelt的投資源于中非基金,通過“特別的信息渠道”中非基金與紫金礦業取得聯系,一同操作此次投資事項。

根據紫金礦業披露的信息,紫金礦業和中非基金按6:4的比例出資并獲得相應股權。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項目。”上述紫金礦業人士表示,雖然剛果(金)的政治環境與經濟環境較為惡劣,特別是基礎設施建設非常落后,但“此次投資在評估了投資環境與后續投資后仍然非常優秀”。

該人士還特別強調,在Deziwa 銅鈷礦項目及Ecaille C 銅鈷礦項目附近就是嘉能可等國際礦業巨頭的礦產的項目,“礦產開發環境比剛果(金)其它地方好,而且有這些國際礦業巨頭在,很讓人放心”。

正是基于紫金礦業的全球礦產策略,近年來國際礦產市場頻現紫金礦業的身影。從加拿大至菲律賓再到澳大利亞,紫金礦業接連簽訂收購協議。

2009年,紫金礦業董事長陳景河曾向本報表示,“走出去是紫金礦業的必然選擇”。他表示,礦業公司價值不在于土地、廠房、采礦和選礦設備,最核心的資產是礦產資源,擁有資源就擁有未來,資源枯竭企業也就終結。

雖然礦產資源豐富的非洲很早前就進入了紫金礦業的視野,紫金礦業負責海外投資的國際部總經理李志林曾向記者表示,紫金礦業的礦產資源收購順序是中國周邊國家、已進入國家、非洲、澳大利亞和加拿大。

2009年12月,紫金礦業宣布收購Indophil Resources NL(下稱Indophil)100%股權。

令人意外的是,對Indophil的要約收購有效期從2010年3月19日至4月16日,再至5月14日,現在已推至7月9日,其間紫金礦業還修改了《收購履行協議》,取消了具體的要約終止日。

此次對Copperbelt的收購再遇障礙,紫金礦業的全球化資源路并不好走。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