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滙豐:中國第二季將出台加息等措施

鉅亨網新聞中心


滙豐研究報告表示,中國4月CPI同比增長達2﹒8%的升幅超過市場的預期,按月則增長0﹒3%。除了基數效應以外,CPI較高是由於食品和與住宅有關的價格上升較快。與此同時,中國的上游產品價格加速更快,PPI同比增長6﹒8%達19個月最高,這同樣是由於基數效應,以及持續活躍的國際商品價格。

4月工業增加值略放緩至低於預期的同比增長17﹒8%,經該行測算,4月按月增長1﹒3%,而3月則按月增長1﹒5%。根據歷史慣例,這樣的工業增加值增速將令GDP增長11%以上,仍然處於偏熱區域。顯然,強勁的出口復甦為工業增加值的增長增添動力。這再次說明了政府的退出措施已經發揮作用,這有助於國內的經濟降溫。

1-4月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長放緩至26﹒1%,這意味著4月的名義固定資產投資增長放緩至25﹒6%,或實質增長放緩至18﹒7%。增長放緩是首4月地方投資降至27﹒6%所導致,國有企業投資的放緩和新開工項目投資增長的進一步減速,也反映了刺激政策的退出。

4月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8﹒5%好於預期,意味著消費力的恢復。儘管有高通脹,4月的消費品零售總額實際仍微升15﹒7%。這是由收入的穩定增長、勞工市場的改善和家電下鄉所帶動。


此外,4月的新增人民幣貸款高達7740億元,仍屬於過量,而M1增幅反彈至31﹒3%,亦反映了未來的通脹風險。

在通脹壓力及貸款仍然過度增長的情況下,雖然工業增加值及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略為放緩,但很難令人信服中國過熱的風險已顯著紓緩。報告預期,未來數月政策緊縮仍會持續,人行仍會繼續採取數量緊縮措施,包括在未來數季上調存款準備金率100至150基點,及增加票據發行,當局也會進一步控制新增的中長期貸款。由於這些信貸緊縮措施是有效的,所以是人行首要採用的工具,但人行亦需在第二季加息27基點以控制通脹預期。這些措施連同透過減低新基建項目的財政支出,將可冷卻今年下半年的建設投資,從而有助遏抑原材料價格的上升,以上的措施連同房地產緊縮政策,將有助下半年的GDP增長放緩至低於10%,同時控制通脹在3%至4%以內。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