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石三季度協議價漲至147美元/噸 中國鋼廠不提違約或減產
鉅亨網新聞中心
繼日本鋼廠之后,中國鋼廠也接到了澳大利亞礦商力拓的通知,要求三季度的協議礦價定為離岸價147美元/噸,相較力拓二季度的結算價格上漲19.5%。面對極有可能出現的長協價格與現貨價格的倒掛,鋼廠現階段卻諱言違約或減產。
據中國證券報6月9日報道,繼日本鋼廠之后,中國鋼廠也接到了澳大利亞礦商力拓的通知,要求三季度的協議礦價定為離岸價147美元/噸,相較力拓二季度的結算價格上漲19.5%。這一結果對于中國鋼廠來說絕對不是個好消息。面對極有可能出現的長協價格與現貨價格的倒掛,鋼廠現階段卻諱言違約或減產。
噸鋼成本提升300至450元。郵件已經收到了,現在力拓正催著他們回復呢,某華北地區的鋼廠國貿部人士向中國證券報記者透露,國內鋼廠實際上是與日本鋼廠同時收到力拓報價郵件的,報價水平也與力拓給日本的價格持平,在147美元/噸左右。這個價格與此前淡水河谷提出的145美元/噸的報價趨同,所以,外界普遍認為,淡水河谷最終的三季度報價也將維持在這一價位上。
力拓的這一出價相比其2010年第二季度的結算價格123美元/噸高出了20%左右,考慮到目前澳大利亞到中國的海運價格:13美元/噸,再與目前的貿易礦現貨價格150美元/噸相比,則已經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倒掛。
根據申銀萬國鋼鐵行業分析師趙湘鄂的測算,依據這樣的漲幅,國內噸鋼成本將上浮300至450元。依目前的鋼價來看,二季度協議價格已經是讓鋼廠無利可圖了,三季度礦價再漲,意味著在現行的鋼價水平上鋼廠將噸鋼虧損300至450元,趙湘鄂指出,依據目前國內協議礦占進口礦比例50%,占總需求的30%來測算,二季度國內鋼廠的生產成本大概在3,700元/噸,綜合成本則要在此基礎上再提300至500元/噸。而6月9日,國內二級螺紋鋼的現貨價格則在4,100元/噸上下。
面對如此狀況,行業龍頭寶鋼集團董事長徐樂江近日也表示,三季度將是2010年鋼鐵業最困難的時期。
鋼廠不提違約或減產。對于礦石供應方的一再漲價,國內鋼企顯得相當無奈。此前,淡水河谷透露其三季度協議礦價續漲消息后,有國外投行就表示,受鐵礦石現貨市場價格下跌影響,一些中國鋼企在季度合約上出現違約并轉向現貨市場的可能性很大。
既然預計到可能有中國鋼廠會違約,為什么還要繼續漲價呢,一家河北鋼企的國貿部負責人對于三大礦商不顧下游需求轉向一味漲價顯得頗為憤慨。但2010年年初剛剛嘗盡違約之苦的鋼廠此次亦不敢貿然違約轉投現貨礦。等到價格漲上去,再斷他們的貨怎么辦,前述鋼廠人士認為國內鋼廠基本上都不敢在這個時候明著違約。同樣的,徐樂江也表態稱,即便對鐵礦石定價機制有異議,也不會從現貨市場拿貨,還會與三大礦山保持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
就在上周末(6月4日),寶鋼剛剛下調了7月份的出廠價格,以汽車板產品為首的產品價格大幅跳水,讓外界認定這是出于寶鋼對下半年鋼鐵需求的悲觀預計。持有相同觀點的還有馬鋼股份(600808)董事長顧建國,他在8日召開的股東大會上表示,房地產新政對建筑鋼材價格的打壓已經顯現,而下半年汽車行業的巨大庫存將對板材的需求造成極大的影響,公司正在通過統一采購、加大研發力度等方式努力降低成本,以應對鋼鐵行業的盈利低谷期;同時公司還將繼續積極提升資源的自給率,目前控股股東馬鋼(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已經掌握了11億噸的資源儲量。
在顧建國的一系列應對措施中,唯獨沒有提到減產計劃。根據中聯鋼的統計,目前國內提出停產、減產計劃的還都是一些小型的煉鐵廠,尚未蔓延至大型鋼廠。中聯鋼鐵礦石分析師唐靜認為這可能是鋼廠未考慮停產的主要原因,這幾天無論是貿易礦價還是現貨鋼價的跌幅都已經明顯趨緩,這是市場企穩的苗頭。
(袁霖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