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期貨

“十二五”升級農業現代化 聚焦農業機械化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10-13 23:55


“十二五”時期是我國農業建設的深入推進期,面臨國內外形勢對我國農業發展造成的客觀影響,應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據中國投資10月13日報道,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業生產的重要地位一直無可動搖。


目前,我國自然環境承載力與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水資源、耕地、草地等主要農業資源不斷減少,嚴重制約了農業綜合生產力的提高。此外,農業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產業發展結構不合理等問題依舊存在。

面對此種形勢,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以下簡稱中咨)最近的一份研究報告認為,“十二五”時期是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深入推進期,應毫不動搖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用現代科學技術和產業體系改造提升傳統農業,逐步由數量增長型農業向總量平衡、結構優化和質量安全并重轉變,增強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十二五”制約農業發展因素

近年來,我國現代農業發展取得了一定成果。一方面,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明顯提高,糧食等主要農產品實現了連續增產。2009年我國糧食產量達到53080萬噸,比2005年增產9.7%;油料、糖料、肉類產量均大幅增加。

另一方面,農業結構得到一定優化。畜牧業產值比重由2005年的34%上升為2009年的36%;優質專用小麥、優質水稻和雙低油菜種植面積不斷增加。

此外,我國的農業技術裝備水平、農業科技創新能力也都得到了增強和提高。2009年全國農機總動力達到8.75億千瓦,比2005年增加1.91億千瓦,全國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49%。農業技術推廣體系進一步健全,科技對農業的貢獻率提高到51%。

然而,國內外形勢對我國農業發展形成的制約與影響客觀存在。包括極端惡劣氣候、動植物病蟲害、土壤肥力下降、農藥化肥用量增加等國內因素以及經濟貿易全球化對農業和糧食發展帶來的沖擊等外部因素,都使得農業生產環境日趨復雜。

由此反映出的問題也顯而易見。農業基礎設施薄弱,農業生產規模化、產業化水平偏低,城鄉分割的二元經濟結構仍未獲得根本改變,農業產品在國際貿易競爭中處于弱勢等問題,為“十二五”期間的農業發展指明了方向。

中咨報告認為,“十二五”期間,農業生產的主要目標應以穩定糧食生產為主,不急于追求增產,給土壤等農業資源以休養生息的機會。農業投入仍然不能放松,重點以強化水利、良種、動植物病害防疫體系等基礎設施建設為主,夯實基礎,為將來增產儲備能力。

與之相適應的是,要將農業生產重心由“增產”逐漸轉移到“增產”和“質量”兩個重心上來。“十二五”期間,應該更加關注農產品質量,切實加強各類農業生產資料的投入品種、使用方法和用量;建立農產品溯源體系和檢查制度,并建立優質優價,劣質重罰的獎懲體系。

此外,“十二五”期間,我國應更加關注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一方面可利用循環經濟的運作規律來防治農業點源和面源污染;另一方面要引導傳統農業向工業型大農業發展,引導資源耗費型農業向資源循環利用型農業轉化。

為實現這些目標,必須確實轉變我國的農業發展方式,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農業轉向

重質、多元、可持續發展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產業與企業經濟研究室主任吳敬學向本刊記者解釋道: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廣義上是指農業由傳統的粗放型發展方式向現代的集約型發展方式轉變,由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發展方式向科技密集型發展方式轉變。具體而言,可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由單純追求數量轉變為保證數量、注重質量的發展方式,第二,由單一農業功能轉變為多元化的農業功能,第三,由犧牲環境、不可持續的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為“綠色”節約型、可持續的農業發展方式。

中咨報告對此提出了明確建議。一是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和中低產田改造,推進糧食核心產區和后備產區建設,形成供給穩定、儲備充足、調控有力、運轉高效的糧食安全保障體系。

其次,以提高我國農產品國內外競爭力為目標,建設若干兼具優勢與特色的農產品產業帶,引導資金、加工、流通、儲運等資源向優勢產業區聚集。同時,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

再次,加快構建便捷高效的現代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打造各種形式、覆蓋全程的農業專業化合作組織,促進農業技術集成化、勞動過程機械化、生產經營信息化。

最后,加快生態農業和循環農業建設。以工程措施、生物措施、農藝措施和自然休耕相結合,加強土壤等農業資源的休養生息和生態保護;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強化農村面源污染防治;建設以沼氣、太陽能、農業生物質能源等為主要內容的農村能源產業;大力發展以沼氣和食用菌等為代表的循環農業,推進農業副產品和廢棄物能源化、再生化和資源化利用。

此外,中咨報告還提出建設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示范(省)區建設工程。在全國糧食主產區選擇有代表性的農業大省,在對其增加投入的同時,從強農、惠農、護農等方面制定綜合配套的政策法規和改革措施,努力探索經濟高效、產品安全、功能多樣、資源節約、環境友好、技術密集的現代新型農業,力求在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上取得新突破。

探尋現代農業發展路徑

根據張曉山《發展現代農業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一書中的定義:現代農業的基本內涵,就是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的農業、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的農業、用現代產業體系提升的農業、用現代經營形式推進的農業、用現代發展理念引領的農業、依靠新型農民發展的農業。

吳敬學表示,現代農業是一個歷史的、動態的概念,其內涵和評價標準隨著經濟環境、制度體系、技術進步等因素的變化而改變。國際上一般采用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貢獻率、農業土地和勞動生產率、農業資源利用率、農產品商品率、農業集約化程度等指標體系,綜合衡量一國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從我國整體來看,縱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

吳敬學按照中國的不同地域分析稱:“我國西部地區農業生產還未完全擺脫傳統農業生產方式,生態環境惡化,基礎設施薄弱,農業現代化水平較為低下;中部地區相對水平較高,大宗農產品的生產主要集中于此;而農業現代化水平最高的地區是東部,應該起到模范帶動作用,在發展本地區農業的同時,帶動中西部的發展”。

那么,中國的現代農業應該采取怎樣的發展路徑?國家發改委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農業室主任藍海濤向本刊記者表示:“現代農業是一個很大的概念,中國到底怎樣實現這一路徑,目前尚未達成一致。我個人認為,因為中國地域遼闊,區域差異較大,如果全以一種模式來概括是有困難的,需要走綜合型技術發展的路線”。

藍海濤進一步解釋說,從國家整體來看,現代農業的核心問題,一是技術,二在管理。兩者均要實現現代化,彼此促進融合。技術方面包括實現機械化、信息化和精準化以及良種技術等。管理層面則集中在農村經營組織形式再造,運用信息化管理手段,甚至是物聯網技術的應用等。

聚焦農業機械化

作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主要特征之一,同時也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手段,農業機械化在“十二五”期間的發展受到了多方關注。

民盟中央常務副主席、原農業部副部長張寶文曾表示,調整農業機械化結構,特別是區域農機化結構,將成為“十二五”期間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我國糧食主產區和平原地區,土地流轉速度將會加快,大馬力的先進適用農業機械裝備將會廣泛使用。

多數專家認同,伴隨大量農村勞動力進入城市務工,農機需求增加。農村“空心化”同時也使全國各地的土地流轉率在逐年提高,為實現土地合作化經營提供了條件,同時也促進了農機合作化經營的組織形式得到進一步完善。

此外,國家對于農機發展的補貼力度逐年加大,畜牧、養殖和農副產品加工業的發展也極大促進了農機產業的壯大。

目前,我國部分農機研發還處于較低水平,在區域上出現了平原快丘陵山區慢、東北快西南慢、旱地快水地慢的不平衡發展格局。而伴隨著國家對于農機產品提出了節能環保的更高要求,農機發展面臨新挑戰。

藍海濤認為,目前我國適用于山區丘陵地區的中小型農機,尚有較大研發及市場空間。“‘十二五’期間,平原地區的農業機械將朝著擴大規模、加深研發程度的方向發展。而山區丘陵地區的農業機械則是新領域,有可能會在‘十二五’后期形成一定規模”,他這樣補充道。

(毛崇才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