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期貨

商品市場面臨大幅調整風險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證券時報)


去年下半年,國際商品市場一輪暴跌行情仍讓投資者記憶猶新。今年隨著國慶長假的即將來臨,市場風險再次聚集。有不少分析人士認為,此前商品價格大幅反彈,是對宏觀經濟復甦的過度反應,因此不排除市場大幅調整的可能。

像嶼期貨研究中心負責人朱鳴元表示,後期商品市場,特別是工業品將整體偏弱。首先,需要注意工業生產和終端消費分離的問題。由於中國4萬億投資主要用於增加基礎建設及投資大型工礦、化工企業,一定程度上拉動了國內GDP增長,然而這樣的救市舉措並沒有真正激活終端消費,工業生產和終端消費之間出現一定分離,工業品價格的高估使其存在較大調整空間。

其次,在全球經濟恢復過程中,工業企業重建庫存使其產能較快恢復。2009年第一季度是中國備貨高峰,第三季度是歐洲的備貨高峰,但全球終端消費尚未出現明顯增長。隨著第四季度的臨近,主要企業備貨完成,工業品需求減弱,工業品價格調整壓力將會顯著增強。

新湖期貨分析師葉燕武則從美元走勢和國內經濟政策方面,對商品市場走勢進行分析。他指出,在大宗商品牛市幻象構架中,美元長期貶值一直被奉為關鍵支撐因素。但目前必須注意的是,由於美元賣空壓力遠超正常水平,美元走弱對商品的助推力已經大幅減弱,而美元輕微反彈則會對商品構成較強的壓制。這說明美元和商品之間的關係正發生著微妙的變化。特別是,當美元重新成為股票和大宗商品最大交易融資貨幣時,美元的貨幣地位非但沒有降低,反而在悄無聲息中緩慢提升,因此,我們不難看出美國政府在美元策略上的「先抑後揚」意圖,投資者對於近期美元貶值給商品市場的支撐還需謹慎看待。


在國內經濟政策方面,葉燕武指出,保增長無疑是第一要務,靠什麼來保取決於宏觀經濟的結構調整。今年5月份,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已達到峰值,下一階段投資的重點將逐步轉向產業關聯度高、兼具投資和消費特徵的房地產上。其目的在於,一方面供應量增加有利於緩解存量市場的供需缺口,另一方面也極大促進了對鋼材、金屬、PVC 等大宗原材料的需求,從而實現由「國家庫存」或「國家中間需求」向「真實終端需求」的轉變,最終達到「投資有增長點、消費有驅動力」的平衡式增長。

在這個過程中,由於原料價格上漲將擠壓行業利潤空間,進而對實體經濟修復形成衝擊。因此,從政策意義上來講,「穩物價」將成為2009年後期宏觀調控的核心目標之一。從目前橡膠、鋼材等國內定價商品的表現來看,已經真實反映出「穩物價」的政策效力。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