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業內專家:發力新興業務夯實中間業務利潤來源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世華財訊)
2009年7月6日 09:38
銀行業內專家認為,銀行中間業務發展,不應局限於通過「提價」增加手續費,更應發力債券承銷等新興業務,全面夯實中間業務利潤來源。
據中國證券報7月6日報道,近日,招行、建行、中行相繼在部分地區提高ATM跨行取款手續費標準,分析人士認為,雖然發展中間業務,降低銀行利潤對存貸差的嚴重依賴是大勢所趨,但發展中間業務不僅僅局限於通過「提價」增加手續費,更應發力債券承銷、資產托管、現金管理、第三方存管等新興業務,全面夯實中間業務利潤來源。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雖然提高手續費有助改善銀行收入結構,但他對於銀行業務手續費普遍走高「不會有太樂觀估計」。一方面各行調整項目對中間業務總體盈利改善貢獻有限,而目前銀行利潤主要來源依然為存貸差,中間業務占比僅有百分之十幾;另一方面國內居民收入不高,對於手續費費率變化十分敏感,而且在觀念上難以馬上接受高收費服務,所以提高收費難以普遍開展。
對外經貿大學銀行管理系主任何自雲表示,股東和投資者分析銀行盈利水平時,一般認為中間業務占比越高,銀行經營管理就越好,股價也相應提高。數據顯示,國外銀行中間業務占總收入比重能達1/3以上,有業內人士指出,發展中間業務增長仍將是國內銀行業發展的大趨勢,這也將有助於銀行改變利潤嚴重依賴存貸差的局面。
隨著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等信用類債券發行規模擴大,企業債市場也逐步擴容,銀行在債券承銷業務方面優勢顯現,債券承銷成為銀行中間業務收入新亮點。一季度數據顯示,短期融資券和中期票據的承銷金額已超過3,000億元,接近去年一半的水平。
工商銀行上半年債券主承銷發行額高達1,424億元,較2008年同期增長140%。工商銀行相關負責人介紹,債券承銷發行業務的發展也使其可以進一步擺脫對存貸利差收入的依賴,實現經營模式和發展方式的轉變,下半年工商銀行將繼續大力推進承銷發行業務。
有專家指出,雖然債券承銷能夠為銀行帶來承銷費收入,但由於發債公司往往也是銀行潛在貸款客戶,而存貸差仍是銀行高額穩定利潤來源,貸款客戶流失將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債券承銷業務對利潤貢獻的正面作用。
中信銀行公司銀行部總經理溫金祥表示,商業銀行要利用傳統業務的交叉銷售,提高中間業務量,對於該行而言,要充分利用現有良好的對公業務基礎,拓展承兌、保函、結算等傳統的中間業務。把財務顧問、債券承銷、資產管理、銀團貸款、表外融資等五項重點產品,作為投資銀行中間業務收入主要增長點來培育。此外,現金管理、第三方存管、資產托管等新興業務也極大地促進了中間業務的創收。
銀行卡業務收入也成為各銀行手續費和佣金收入的重要來源,並有望得到更快發展。中國銀聯常務副總裁蔡劍波介紹,2009年第一季度末期,全國累計發卡量達到了17億張,信用卡是1.5億張,2009年一季度持卡消費佔個人消費的比例已經達到了27%,但相比於美國,中國還有很大發展空間。
(李雲靜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