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Baby哪些保險可考慮?
鉅亨網新聞中心
生兒育女,不僅是一件人生大事,同樣是現代理財生活中的巨大挑戰——為人父母,總希望給自家的孩子創造較好的成長環境,而在這個市場經濟社會,好的成長環境自然離不開經濟實力的支持。那么,該如何利用現代金融理財產品為Baby的成長打造一個堅強后盾呢?
孩子在一個家庭中,是一個花錢的角色。奶粉錢不過是小數目,長大點后學費才是大頭。所以要做好理財,才能確保孩子將來有錢花。
愛孩子別忘給自己買保險
孩子花的錢哪里來?對于普通的白領家庭而言,來自于父母的工薪收入。所以,要確保孩子有錢花,就得確保父母賺得動。金融理財產品不是萬能的,它不能成為你的“杜拉拉升職記”,但是其中的保險產品卻可以規避因為意外導致收入喪失的風險。
意外身故、傷殘這些飛來橫禍都有可能導致你無法繼續工作或者維持原有的收入水平,從而對家庭的經濟收入造成巨大影響。所以,作為父母為自己買好足夠的壽險和意外險,是極為重要的。在保障上,這兩個險種各有優點。壽險雖然對所有身故均提供保障,但是,它不似意外險僅保障意外導致的身故,也不似意外險對于傷殘同樣提供保障。為了綜合規避身故和傷殘的風險,這兩個保險一個都不能少。
壽險和意外險買多少?主要取決于父母雙方的經濟收入水平,收入越高者需要投保的保額自然越高,夫妻雙方中收入較高者保額也要來得更高。至于投保順序,自然以保費相對較便宜的意外險優先。以30歲的投保人為例,無論男女,若投保50萬元泰康人壽e順綜合意外保障計劃的年繳保費是275元。若同樣是30歲的男性,通過泰康人壽的泰康e愛家保障計劃投保50萬元的定期壽險,保障期限至60歲的話,采用20年繳費期年繳保費達1900元,而同齡女性的年繳保費亦達1200元。
兒童壽險意外險只是可選
在確保了父母雙方的保障完備之后,便可以開始考慮兒童的保險保障問題了。當然,在新生兒和兒童的保障上,思路和給父母雙方的保障思路就不一樣了。對新生兒和兒童而言,壽險和意外險是可買可不買的險種,從需求方面來說,兒童不是家庭的經濟收入來源,并不需要通過保險來防范其殘疾或身故導致的收入影響;從實務角度,監管部門對于監護人給未成年人投保壽險有金額上限,像上海這樣的大城市也不過最高可投保10萬元;從細節角度來看,新生兒必須滿28天(部分保險公司規定是30天)才可投保,剛剛出生的孩子還沒有買保險的資格呢。
兒童重疾險不可或缺
在規避了父母因為不測風云而導致收入喪失的風險后,接下來就要規避孩子成長中因為不幸罹患重大疾病而導致的醫療開支驟增風險——這就要靠重大疾病險幫忙了。對于出生剛滿28天的孩子,若以人保關愛專家定期重疾險為例,按照20年保障20年繳費20萬元保額測算,男孩的年繳保費是320元,女孩年繳保費則是260元,對家長的經濟負擔相當小。有了這份重疾險的保障,萬一孩子不幸患上相應的重大疾病,那么對應的治療費用至少可以由保險公司買單,不會過分加重父母的經濟負擔——對于收入不高家庭儲備有限的父母而言,更是避免了難以負擔高昂治療費用的慘劇。至于針對普通疾病的報銷型醫療保險,則可以根據父母的經濟情況來考慮是否要購買,由于普通疾病的醫療費用相對較低,對一般家庭不會是太大的負擔,再加上此類保險保費往往并不便宜,性價比遠不如重疾險來得高。
教育金儲蓄可選投連險
健康之外,家長對于子女最大的擔憂自然就是未來的學業。雖然讀書好不好,和后天教育有很大的關系,做家長的總希望能夠給子女創造最好的教育條件——而在目前教育市場化的背景下,大量的學費開支自然少不了。所以,有不少家長便希望能夠為自己的孩子買一份教育類保險,通過強制儲蓄的方法來積攢子女未來的教育費用。這固然是一種選擇,但是其實更好的選擇依然是通過投連險定投的方式來為子女積攢教育費用,畢竟像教育金這樣的長期投資,通過投連險定投來投資股市,其長期風險可以大大降低,而其收益是應該會比保險高出不少的——只不過,這需要家長有一定的理財知識。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