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貨價格不振PVC企業中報難樂觀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證券時報)
原油的再次上漲沒能打破國內PVC市場的平靜,平淡的走勢似乎暗示著PVC企業的苦日子還沒走到頭。
7月1日現貨市場交易記錄顯示,華東地區電石法PVC主流價格在6400-6450元/噸,部分優質貨源報價稍高,已經持續數月的低迷行情仍未改觀。
「從PVC當前的現貨價格來看,大部分企業仍掙扎在盈虧邊緣,成本控制力強的企業可能有少許盈利,一季報的數據已經暗示了行業上半年的業績很不理想。」招商證券研究員張志宏對記者如是說。張志宏分析稱不樂觀的原因基於現貨市場的價格和部分上市公司的一季報。
中泰化學在今年1月底曾公告,公司根據市場環境和生產實際,作出逐步恢復滿負荷生產的決定。中泰化學復產時PVC產品的市場價格基本穩定在6300-6500元/噸,而今,雖然時間過去了半年,PVC產品的現貨價格卻並沒有大的變化,依舊在上述價格區間波動。
資料顯示,滿負荷的運轉並沒有為相關企業帶來豐厚的利潤。今年一季報顯示,中泰化學僅實現淨利潤508.24萬元,較去年同期的5397萬元差距較大。同樣,新疆天業、雲南鹽化、英力特等PVC企業的一季度業績也不理想,或微幅盈利,或發生數千萬元的虧損。
事實上,PVC生產企業當前的經營情況與上述研究員的判斷基本相符。昨日,記者曾電話採訪了雲南鹽化、中泰化學等公司,上述企業相關人士均稱,「目前,PVC產品價格上漲乏力,與一季度相比幾乎沒有變動,大部分企業都在盈虧平衡線上掙扎。」
按常理,原油價格的走強應該推動PVC價格的上漲,但從實際情況來看,乙烯法PVC的上漲並沒有帶動國內電石法PVC價格的走強。究其緣由,研究員將其歸咎於產能的過剩與下游需求不足。
張志宏認為,由於PVC產品的銷售60%以上與房地產及基建相關,因此,PVC企業能否走好還得看房地產市場的臉色。今年以來,雖然國內許多城市房地產業回暖,但這只是存量房的銷售回暖,新房開工率卻沒有大的提升,因此,PVC市場需求並沒有得到改善。
銀河證券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2008年,國內PVC的產能為1581萬噸,但實際產量卻只有882萬噸。該公司研究人員認為,國內PVC行業今明兩年將出現800萬噸左右過剩產能,PVC企業平均開工率預計只有50%左右。
根據公告,中泰化學、雲南鹽化等PVC企業都已經在1月份發佈了復產公告,但當記者問及企業當前的開工率時,上述企業人士似乎並不願正面回答,只稱,「現在日子都不好過,誰也好不到哪裡去。」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