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玉石市場再現"瘋狂的石頭"

鉅亨網新聞中心


金融危機剛現好轉,玉石投資投機已刮起沙塵暴。如果說“豆你玩”、“蒜你狠”只是鋪墊,那么,時至年中,高揚“玉文化”大旗的玉石上漲已甚囂塵上——不管有國玉之稱的和田玉,還是產地在外的“舶來品”翡翠,抑或是連身份都有待查證的黃龍玉,一夜間價格已扶搖直上令人瞠目結舌。個中原委且看記者的深度調研。

今年以來藏界出現頻率最高的詞是什么?不是郵票錢幣,也不是普洱茶瓷器,而是幾年前寧浩導演的一部電影片名:“瘋狂的石頭”。

和田玉:狂炒資源枯竭

“頭天下午看上一塊石頭,維族老鄉開價8000,還價6000沒有成交;第二天一早再去,老板一口氣提到了1萬5!嚇得我趕緊溜了。”剛與弟弟一起去烏魯木齊進貨回來的大楊說起這事還直搖頭:“其實要是在去年底,這樣的料子最多值兩三千塊,這半年簡直漲瘋了。”弟弟小楊在一旁苦笑:“這不,去了好幾天,花掉一兩萬,一塊石頭都沒有弄回來。”


“一天一個價”,是玉石商家和玩家們共同的感受。這讓手握大量玉石玉器,尤其是在金融危機中及時“補貨”的商家們欣喜不已。但在危機時刻因資金捉襟見肘,必須得出掉一部分甚至全部玉石玉器的商家就沒那么幸運了。蘇州一位商家就是在去年年底前將整間店低價盤了出去,現在想起來還懊惱地跺腳:“這簡直比在股市1600點斬倉還慘!股市再漲也漲不了這么快啊。再說,和田玉這東西,賣出去之后要想買回來可就沒那么容易了!”

貨難買說明了資源的稀缺,而這也正是近來和田玉價格暴漲的主要原因。據匡算,自改革開放以來,和田玉的價格上漲了數千倍,其中最重要的刺激因素就是和田玉資源“枯竭說”。隨著人們愛玉、佩玉、藏玉意識的復蘇和與日俱增,和田玉籽料的主產地——新疆和田玉龍喀什河遭到近乎掠奪性的開采,大型挖掘機取代了千百年來人們下河撈玉的傳統,沙子過篩更是使指頭大小的籽料也無一漏網。挖完了河床挖故道,到目前幾乎已經無籽可挖了。“好料子難找”成為和田玉商家、玩家的共同感慨。

和田玉有四種產狀:籽料、山料、山流水和戈壁料,其中籽料由于在河水中浸泡、沖刷了千百萬年,去粗取精的結果使其愈加溫潤。同時,由于河床中一些致色元素的沁入,使得和田玉籽料呈現出紅、黃、黑、秋梨、灑金等諸多漂亮的皮色,更增添了和田玉的魅力,因而成為和田玉商家和玩家的最愛。由于2003年以來我國執行新的和田玉國家標準,和田玉定名不再具有產地意義,于是乎俄國產、韓國產的“和田玉”滿天飛,和田玉市場魚龍混雜,真正和田玉的典型代表——籽料也就因此身價倍增,其與品質差不多的山料的價差最高時甚至可達十倍以上。

當然,漲勢迅猛的主要還是一些中高檔和田玉。在深圳古玩城,大楊小楊的攤子上仍然在出售論塊賣的低檔籽料,價格也和半年多前一樣,一塊只賣10元。不過,讓兩兄弟犯愁的是,現在已經無法再進到這樣的貨了:“家里的存貨只有幾噸了,賣完了之后又干啥好呢?”

翡翠:游資大舉介入

翡翠被稱為“玉中之王”,在此輪玉價飛漲中又豈甘人后?在去年翻倍的基礎上,翡翠價格在今年上半年再度大漲。

筆者一位做翡翠生意的朋友,去年9月送一塊4萬元賭到的毛石到揭陽雕一擺件,今年年初雕好后,雕刻師傅以20萬元“免工費”收購。后來才打聽道,雕刻師傅隨即以35萬元轉手給了當地一位玉商,這位玉商又賣給了一位對該玉件愛不釋手的臺灣商人,成交價55萬……

導致翡翠價格大漲的原因較多,比如緬甸的翡翠開采近年受到限制,尤其高檔原材料開采已近枯竭,且緬甸海關還控制上等玉石的出口,導致高檔翡翠價格迅速攀升,反過來又對中低檔翡翠產生價格拉動效應。當然,更直接的原因則是游資炒作。據一些到緬甸買料的玉商介紹,近來購買者中有很多新面孔,并且出手豪闊。翡翠賭石都是暗標,這些新面孔的標價往往高出老買家不少,價格不漲才怪。據分析,今年以來轉戰緬甸玉石市場的中國游資大約有近百億元之巨,并且逐漸呈現出“集團化”特征,普通玉商豈是他們的對手?

黃龍玉:炒的就是朦朧

雖說和田玉、翡翠這些年漲幅驚人,但與一種叫黃龍玉的玉石比起來,恐怕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大約6年多以前,云南龍陵縣發現了一種以黃色為主基調的玉石,當地人將它命名為黃龍玉。由于人們對這一新出現的玉種并不熟悉,加上鑒定結論也就是一種玉髓(即顆粒細小的隱晶質石英巖),價格自然不高,據說有人曾經以幾元錢一公斤的價格拉走一拖拉機。而現如今,品質上乘的黃龍玉公斤價已攀至萬元以上。短短幾年時間,漲速之快,堪稱玉石史上的奇跡。

筆者曾寫過一篇《錯失黃龍玉》,里面提到過一位老先生,他那時候雖仍租住在農民房里,但已賺了大把銀子。而更讓人吃驚的是他的藏玉。我曾受邀參觀過他的“儲玉宮”,見到過多達數十噸的黃龍玉原石。如今他早已不再“寄人籬下”,據知情者介紹,他對自己身家過億毫不隱瞞。

國家尚未對黃龍玉進行科學的命名和出臺鑒定標準,專家們甚至連黃龍玉究竟是玉非玉都還在爭議之中,但這并不重要,甚至還成為黃龍玉的一大炒作題材。曾經縱橫股市多年,如今的黃龍玉投資者何先生不無幽默地說,中國股市時興炒朦朧,黃龍玉的身份不也是一種朦朧嗎?此時不炒,更待何時?

專家:入市慎之又慎

玉石玉器既可佩戴、玩賞,還能實現保值增值,應該說是比較好的投資標的之一。但價格暴漲也帶來了另外一個可以想見但卻讓人難以接受的現實:假冒偽劣充斥市場。可以說,在國內任何一個玉石玉器交易市場,我們都能看到或多或少的假冒和田玉、翡翠或者黃龍玉。

眼看眾多投資者投資玉石賺了大錢,引得一些在其邊緣游走的投資者“春心萌動”。尤其是一些以前曾經有過買玉、玩玉、佩玉經歷者,更是蠢蠢欲動。據報道,有上千億元游資進入了藝術品市場,其中就包括和田玉、翡翠、黃龍玉等原本小眾的小盤投資品種——數以百億計資金“圍攻”,玉價豈有不應聲上漲之理?而炒作市場又是典型的“買漲不買跌”,追漲資金的蜂擁而入又進一步加劇了石頭的瘋狂。

有關專家則提醒說,此時入市應當慎之又慎,越是狂熱的時候反而要愈加小心,多看少出手。如果是以投資為目的則要保持平常心,因為玉石投資堪比股市中的長線,但流動性卻比股票差了很多,期待買進后過幾天即拋出賺取“短差”是不現實的。更關鍵的是,千萬別在供求關系緊張的情況下來者不拒,不管品質好孬甚至貨真貨假一律吃進,否則到行情結束時,極有可能成為“裸泳者”。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