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商業帝國重組的“深謀遠慮”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1-21 11:18
李超人又一次證明了自己的“老謀深算”,又來了次“一石三鳥”。
9日,李嘉誠旗下的兩家公司長實及和黃宣布合並,組成新公司長和。兩家公司的地產業務歸入另一家新成立的公司長地,將分管地產業務和分拆出來的基建、能源、零售等業務,並分拆上市。李嘉誠同時擔任長和和長地的主席。有關交易預計在今年上半年完成。
簡而言之,這場交易就是把長江實業資產(控股)及和記黃埔放到一起,然后再分成地產公司和非地產公司。
重組議案宣布時的股權架構是這樣的(匯豐銀行制圖):
圖一
如果議案順利實施,則將變成這樣的(匯豐銀行制圖):
圖二
為何重組?官方理由是消除長江實業持有的和黃股份控股公司的23%折價。
《南華早報》專欄作家shirley yam認為,這個理由太顯而易見了,也有很多途徑可以解決。例如和記黃埔可將地產業務置換為長江實業的非地產業務,之后則是長江實業及股東對和記黃埔股權的再分配。
這一資產置換方案明顯要簡單的多,只需兩家公司的少數股東同意即可。而目前李嘉誠提出的重組議案,則涉及剝離上市公司資產成立新公司,不僅需要股東同意,還需要法院批準。
李嘉誠緣何舍近求遠?
《南華早報》專欄作家shirley yam認為,答案就是,資產置換的方案無法實現將李嘉誠帝國的注冊地轉移出香港、從而獲得“外國公司”這一額外保護的目的。
在提出的重組議案中,李嘉誠地產和非地產公司都將注冊在開曼群島。李嘉誠對此回應說,“人們有自由待在自己喜歡的地方。實際上,我的很多公司仍然注冊在香港且在此上市。過去10年,超過70%的新上市公司都注冊在開曼群島。這不是有沒有信心的問題,只是方便而已。”
只是為了便利嗎?在開曼群島注冊的公司最大的便利在於重組和沒有資本金限制,這都是虧損公司的特征。顯然,和記黃埔和長江實業不在此列。
對了,這一重組議案還有一個亮點在換股比率,明顯是有利於長江實業股東及李嘉誠家族的。
每一股和記黃埔只能換股0.684股新公司股權,而長江實業可實現與新公司股權1對1折換。也就是說,和記黃埔的股東將比長江實業股東少得到31%的新公司股權。
《南華早報》專欄作家shirley yam稱,公平的說,這與過去幾個月和記黃埔股價表現不佳有關。和記黃埔持有赫斯基能源的股權,因油價下挫而受到拖累。對於和記黃埔的股東來說,現在賣出絕對是壞的時機、不劃算的價格。而且,和記黃埔股東的“虧本買賣”在以資產估值的資產置換方案中是可以避免的。
而對李嘉城家族來說呢?重組議案如果順利實施,李嘉誠家族將以和記黃埔的間接控股權得到地產和非地產公司30.15%的股權。
和記黃埔的股東是否能接受這一方案仍需要拭目以待。反正李嘉誠承諾,如果方案通過,將提高派息率。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