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1月通脹飆升至3.5% 但潛在通脹壓力仍較小
鉅亨網新聞中心
英國1月通脹率年比大幅上升3.5%,但英央行行長及財長均表示通脹加速上升是暫時現象,經濟學家也認為英國潛在物價壓力依然較弱。
綜合外電2月17日報道,英國1月通脹率年比大幅上升3.5%,較英國央行設定的2%的目標水平高出一個百分點以上,從而迫使英國央行行長金恩(Mervyn King)向英國政府致函解釋,但經濟學家指出,最新數據也顯示英國潛在物價壓力依然較弱。
英國國家統計局(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16日公布,英國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比大幅上升3.5%,創2008年11月份以來的最大升幅;同時月比下降0.2%,創有史以來同期最小降幅。數據還顯示,英國1月核心CPI月比下降0.6%,但年比上升3.1%,升幅創紀錄新高。
在此數據公布后,英央行行長金恩致函財長達林(Alistair Darling),強調通脹率上升只是暫時的。他解釋道,CPI上升歸因于此前消費稅優惠取消、近一年油價上漲70%以及英鎊大幅貶值的滯后影響,但預計大規模閑置產能將在中期內推低通脹率。
金恩強調,英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MPC)承諾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確保通脹前景符合2%的目標水平,同時,央行將繼續監控資產收購計劃的適當規模,并將在必要時繼續實施資產收購。且若未來中期通脹率高于2%的目標水平,MPC將收緊政策。
對于金恩的解釋,英國財長達林表示支持金恩,也稱通脹加速上升是暫時現象,是短期因素造成,財政部也預計通脹將回落。他強調政府政策的關鍵是可靠的財政整頓措施,預計英國經濟將在未來兩年加速增長,并稱在經濟復蘇的時候,緊縮措施將幫助緩解通貨膨脹壓力。
此前,英央行曾在12日當周公布的季度通貨膨脹報告中暗示,其至少在2011年不會采取收緊政策,因為私營與公共部門試圖減少債務并且信貸情況依然緊張。MPC在表示,英國經濟復蘇將逐步進行,產出直到2011年年末才能恢復危機前的水平。
基于維持利率不變并保持資產購買數量的假設,MPC表示,通脹率未來兩年可能低于其2%的通脹目標。
Capital Economics經濟學家Johnathan Loynes指出,1月份CPI數據應該能使人相信目前只是一些特殊因素在推動通貨膨脹上升,其實潛在物價壓力依然較弱。
巴克萊資本(Barclays Capital)經濟學家Simon Hayes也表示,重點在于,MPC相信通脹上升只是暫時的,因此不需要作出政策回應;未來幾個月通貨膨脹或將保持在目標水平上方,但鑒于經濟依然脆弱,英國央行更有可能進一步放松政策,而不是收緊政策。
(許娜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