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生活

下咽癌治療新契機 不一定要割喉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下咽癌」已成為發生率第三位的頭頸部癌症,成大醫院今天發表一例不必做全喉部切除手術,結合前導性化療、同步性放療合併化療,成功治癒一名56歲患者,且保留進食與說話功能,讓患者可以繼續做生意、唱卡拉OK,過正常人生活。

(劉怡伶報導)


林先生經營小生意,有抽菸喝酒習慣,兩三個月前開始覺得喉嚨疼痛、講話變沙啞,之後察覺喉嚨有異物感, 體重下降,呼吸稍急促困難;求診後發現腫瘤侵犯下咽喉後壁,頸部有3.6公分的淋巴結病變,切片報告為「鱗狀上皮癌」。

耳鼻喉科醫師建議全喉切除手術,但林先生因生意需要與人交談,且喜愛唱卡拉OK,希望保留進食和說話功能的機會,轉介至放射腫瘤部評估治療。成大醫院放射腫瘤部陳邦瑜醫師表示,經過以強度調控治療(IMRT)合併使用IGRT影像導引系統的新技術,不只可準確定位,並可精準投射劑量,使得腫瘤能接受最有效治療。林先生接受前導性化學治療後接著同步性放療合併化療,腫瘤已全部消失。治療結束經過一兩個月的休息,目前可繼續工作,過正常的生活。

陳醫師指出,下咽癌早期症狀並不明顯,喉嚨腫脹疼痛或沙啞、有時很像上呼吸道感染或感冒症狀,誤以為單純輕微發炎。這些病患多數是老菸槍、喝酒和嚼檳榔的常客,有數十年以上的歷史。

傳統治療仍以手術為主,但是全喉部切除會影響進食和說話,造成生活品質下降。美國曾做過分析,以先前導性化療後放射線治療,有64%可保留喉部功能;另一組先全喉切除後做治療;經十年追蹤,兩組存活率相同。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