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癥結在保險公司自己"身上"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即使行業價格自律合理合法,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也難以解決價格標準的確定問題。究竟是按照產品價格的最高標準制定,還是按照平均或最低標準制定?是按照利潤水平較高的企業制定,還是按照利潤水平中等或較低的企業制定?很難做出令人滿意的回答。并且,由于形成產品價格的因素也是在不斷發生變化的,如果價格標準一直固定不變,其本身就缺乏科學性,容易引發社會公眾對保險行業限制競爭、牟取壟斷利潤的質疑。

上海保監局在一份報告中稱,行業自律的重點在于保險價格的維持和穩固。固化價格掩蓋了保險產品的真實價值,阻礙了市場優化資源配置。但價格自律作為保險業發展過程中的一種非常之舉,是暫時和過渡性的產物,有著一定的現實意義,是與中國保險業所處的階段一致的。在市場競爭秩序尚未真正形成、上下游價格關系尚未真正理順和保險機構科學發展理念尚未真正樹立的保險業發展初級階段,行業自律可以彌補監管能力的不足,避免惡性競爭透支保險業發展的未來,是必需的應時之策。

“我們也應認識到任何價格同盟都不可能長期維系。價格自律只是車險市場從費率管制向費率市場化前進中的一個過渡環節,以價格自律為喘息,退二進三的曲折式發展道路,是中國保險業發展的次優選擇。”一家保險公司相關負責人如此表示。

其實,目前,各家保險公司圍繞產品價格及手續費支付展開的惡性競爭,其根本原因還在于自身缺乏綜合實力。例如,各家公司的保險產品同質化嚴重,未能針對不同的消費群體及消費需求進行高、中、低不同檔次產品的細分,消費者很難從購買不同的保險產品中獲得不同層次的消費滿足;同時,由于銷售渠道單一,保險公司為擴大其保費規模和產品覆蓋面,近年來加大了對銷售渠道的投入,但也僅偏重于對渠道深度的挖掘,對渠道的廣度重視不足,由于銷售渠道有限,各家機構不得不為爭奪渠道資源而進行手續費大戰。


因此,價格自律解決的僅是暫時性問題,而破解保險公司惡性競爭的癥結仍在保險公司自己“身上”。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