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三個月內再次增持日債 韓債持倉年內增兩倍
鉅亨網新聞中心
今年以來,中國外匯儲備“調倉”動作頻頻。
12月8日,日本財務省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10月份再次增持2625億日元(31億美元)日本公債,而此前曾連續兩個月凈賣出。
此外,中國還在繼續增持韓國公債。韓國金融監督院12月6日公布,中國11月增持5560億韓元(4.87億美元)韓國公債,增持數量為六個月來最大,較10月增持量還增加27%,令中國持有的韓國公債達到6.14萬億元韓元(約54億美元),是今年初水平的三倍多。
截至今年9月末,中國國家外匯儲備余額達26483億美元,同比增長16.5%。
“增持亞洲國家債券,應該主要還是因為亞洲國家貨幣兌美元漲得比較多,可以對沖一下外匯儲備美元資產為主所帶來的匯率風險。”一外資銀行外匯交易員表示。
在中國再次增持日本公債的10月,受到日本央行寬松貨幣政策的影響,日本公債收益率下跌,指標10年期公債收益率10月6日一度跌至七年低點0.82%。此前一天日本央行宣布將指標利率降至0-0.1%的區間,同時宣布設立一只5萬億日元的債券購買基金。
日本公債收益率處于低位的同時,日元今年以來則大幅上漲。從5月起,日元兌美元匯率呈單邊上漲態勢,11月1日一度升至80.22日元,為1995年4月以來最高。盡管11月份在美元反彈下,日元兌美元下跌3.8%,但今年5月以來日元兌美元仍累計上漲11%左右。
在此背景下,今年前七個月我國曾連續增持日本公債,凈買入日本公債約2.3萬億日元。但隨后在8月份,我國拋售2.02萬億日元日本公債,為年內首次減持且創下2005年以來的最大單月減持紀錄。而9月份我國再次拋售7692億日元日本公債,至此所持日債基本清倉。
與此同時,日元在8、9月份持續走高,9月底甚至引發日本政府六年來首次入市干預。“這兩個月拋售日債應該是出于逢高減持的考慮,10月份日元還在漲,而且后市仍然看漲,所以再度購入日債可能也是看好日元后市。”上述交易員認為。
美元指數自11月初以來反彈,包括日元在內的非美貨幣則開始回落。12月8日,美元兌日元在歐洲市場反彈升至84.00附近。但上述交易員指出,美元兌日元的反彈可能不會持久,因為美國勞動力市場疲軟,歐洲債務危機影響不斷,一段時間后日元將重新獲得提振。
日本財務省數據顯示,中國10月份凈買入306億日元的中長期債券,凈買入2319億日元的貨幣市場工具(期限不足一年的債券)。
在對日本債券頻繁“調倉”的同時,中國則在持續買入韓國公債。數據顯示,中國從去年7月開始每月購買3000億韓元的韓國公債,從今年7月起每月購買量增至5000億韓元以上,11月增持量更是創下半年高點。
“韓元兌美元今年漲得也很猛,但11月份下跌約3%,是5月份以來最大跌幅,加大增持韓公債也可以說是逢低加倉。”上述交易員表示。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