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刊業將打破“只進不出只生不死”格局
鉅亨網新聞中心
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杰表示,隨著報刊等級評估和建立退出機制工作2010年在全國范圍內推開,我國報刊業將打破長期以來“只進不出、只生不死”格局。
據新華社4月7日報道,“全國報刊退出試點經驗總結交流會”7日在遼寧沈陽召開。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杰表示,2009年全國共有188種報刊以調整、兼并、重組、停辦等方式退出。隨著報刊等級評估和建立退出機制工作2010年在全國范圍內推開,我國報刊業將打破長期以來“只進不出、只生不死”格局。
據介紹,遼寧省率先出臺了《關于報刊退出機制的若干規定(試行)》,在報刊退出機制試點中停辦12家報刊,涉及安置人員242人、處理債務5,000余萬元。河北省制定了分類指導的評估體系和評估辦法,退出報刊3種,涉及安置人員52人,處理債務420萬元。江西、上海、浙江、北京、內蒙古、廣西、海南、湖南等地也結合當地報刊實際相繼建立了評估標準,結合報刊年度核驗,對嚴重違規或整改不合格、不具備出版條件的報刊試行退出。
“對那些宗旨不明、讀者不認、效益較差、資不抵債、發展難以為繼的報刊,要下決心注銷停辦;對那些不符合年度核驗條件的,要予以注銷退出;對那些有嚴重違法違規行為的,要堅決予以吊銷。”柳斌杰表示。
據介紹,報刊退出目前有三種形式:一是調整定位,包括調整業務范圍、報紙改為期刊;二是由有實力的傳媒集團或報刊企業兼并、重組或托管;三是報刊停辦。此外,各省區市退出報刊的刊號資源,由各省留用、自主調控。
柳斌杰表示,報刊準入退出制度和報刊出版質量評估制度,可以實現報刊市場有進有退,盤活報刊出版存量資源,調整產業結構,優化產業布局,解決長期以來“只進不出、只生不死”的狀況,激活報刊出版業整體的市場活力和競爭力,提升報刊核心競爭力和市場適應能力。
新聞報刊是我國新聞出版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據統計,2008年我國共有報紙1,943種,期刊9,821種。目前,全國共有5家報業集團、報刊社的經營部分已經在境內外上市,1,069家報刊轉企改制,63家期刊與國外開展版面合作。
(王彥彥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