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行業

劉強東美國游學歸來:京東2014年將如何發展(5)

鉅亨網新聞中心


提問:是這樣子,我想問一個問題,我們在京東國際這個方面做的一直比較低調,直到前幾天開始給媒體發布消息,推出這個京東國際這一塊,我想問問我們的京東國際具體步驟是什麼樣?剛才有涉及到一塊,因為在這塊您好像做了一兩年了。阿里巴巴除了全球購之外也推出了天貓國際,騰訊下面的財富通推出海外支付,京東有了海外購,但是京東國際比較低調,我想知道我們這塊詳細點的規劃和目標,以及遇到一些問題,謝謝!

劉強東:剛才我也簡單介紹了一下,對於京東來講,我們並不願採取現有的這種跨界貿易做,因為我們覺得不可能成功的,對來相關國家的消費者,也是一次傷害,每一個傷害一次之后,過幾年沒得做了。就像當初,東歐這個劇變之后,中國大量的小商品流向了前蘇聯,俄羅斯,導致有一段時間,俄羅斯人燒中國商店,他覺得中國商品太可怕,都是假的,沒有真的,他其實已經影響到了當地居民整個中國的品和整個國家的層面上去。我相信京東還是採取現有的市場內容做法沒有特別的價值,但是新的模式對我們的資金、運營都提了更加嚴格的要求,通過這種小包裹的方式最簡單的,几乎不用做什麼就可以做了。可是按照京東的標準他要做的工作很多,所以我們這個方面還會進行很深入的、不斷的測試,必須在品的品質、我們的體驗還有成本,在這三個方面,我們必須達成一些平衡,這樣才會大範圍地進行推廣,我認為不用急,我們也從來不急。今年做了,不代表明年就沒生意做了,不會的,用戶體驗做好了,用戶永遠有,消費者需求永遠存在。


提問:我想溝通一下,今年京東發布了兩個白皮書,一個針對家電的供應商,一個針對消費者,那麼京東在家電的線上消費裏面占了一半的份額,但是在明年在家電的這個領域,還能有一些什麼創新的舉措能夠把優勢擴大?

劉強東:我們家電方面,我先一個問題,問題有兩個,第一個依然是品的品種還是不夠,我們也在談,因為品牌廠商基本上把線上和下的品種是劃分的,也就是我們在線上能買到,下就沒有,下能買到,線上就沒有,所以我們有一天推動下線上一樣,給消費者公平的選擇;第二個京東物流的覆蓋能力依然是遠遠不足,我們今年為止34個運營中心,擁有覆蓋全國521個城市(縣級市以上),共計1066個區縣的家電物流配送網絡,今年的京東家電是有增長,我們明年光是家電這一塊依然會超過3位數的增長。

提問:今天沒有人提到POP很奇怪,首先我想知道今年我們一千億裏面,占比大概是多少,然后另外您能不能再談談POP到現在,您觀察他這麼久,京東的到底有什麼特色,基於您剛才的用戶體驗原則,是不是老百姓上京東主要買標準類的京東自營品更多,這個POP是不是變成點擊類的性質了?

劉強東:確實京東自營占大部分,另外POP和京東的品類很明顯的區別,我們不是規定能夠工作,長期下來結果京東標準化品類依然成為一個主流,更多非標準品類,比如服裝鞋帽,過去一年增速非常快,過去的半年最主要2013年下半年,最主要還是完善我們的用戶體驗,更多的品牌吸引進來,同時也在賣家,逐步的在跟京東公司的物流服務逐步進行整合。可以和大家透露數字,我們每年接這種第三方賣家的包裹數,每一天多的已經過了十萬的包裹,所以我們依然會通過我們這種整合與后方的服務能力,嫁接的這種大的品牌商場去,幫助他們,提供他們整個的購物體驗這種類型的消費者,其實電子商務這種金融不是過去十年能夠決定的,今天所有的,包括京東在內,所有取得相當優勢的,不代表十年之內成為一個相當優勢,因為電商競爭所有屬性來講,特別電商本身屬性和零售相關的,大家看全國的零售都是20、30年之后才能敢確確實實取得一定的成果,沒有人能在十年做成功,一家零售類的企業,做成功也會出問題,所以這個行業要20、30年靜下心來,一點一滴去改進創新,去提升用戶體驗提升購物鏈管理能力和服務能力,真正為這個行業創造價值才能夠存活下去。

提問:我想問一下哥倫比亞大學什麼專業是四個月?

劉強東:一個學期基本上都是四個月。

提問:另外主要是后端,前端為什麼不採取開放的合作?比如和微信合作?京東只專著后台嗎?

劉強東:我們是開放合作,京東自己的廣告平台,任何流量你微信願意接受的話,願意給我們流量我們要什麼不排斥的,我們並沒有在前台上選擇和誰合作不和誰合作。

[NT:PAGE=$]

提問:您剛才講到O2O,我想問一下O2O在武漢在湖北在什麼時候推行?然后在武漢湖北推行的模式怎麼樣?因為武漢最后一公里武漢會和他們這樣的企業合作嗎?

劉強東:生鮮的物流除了我們O2O的項目,在格子裏面我們保證食品的品質我們自己做,但不在格子裏,不是O2O項目,我們有大量的B2C模式和平台食品有很多包括進口的食品,像這些物流服務我們全部在當地找的能夠保證品質的冷鏈物流服務供應商和他們合作,不是京東自己做。武漢就是,我現在和北京上海一樣,我們在北京和太原選擇有代表性城市進行測試,一旦通過之后馬上會推到全國去,預計明年6月底之前我們在中國20多個城市會推出我們O2O服務項目。

提問:有兩個問題跟您請教一下,剛開始提到了利用項目制和成立一些小公司的方式來激活公司的創新機制,其實我對這個蠻感興趣,因為我有一個感覺,就是好多時候京東像一個零售的公司,但是有的時候不太像一個互聯網公司,它的反映速度和品的快速推出,這個感覺有一些慢,不知道這個感覺對不對,你可以糾正我,我想問您可不可以給京東增加一些快或者互聯網的能力,你有沒有拜訪美國的公司?你更傾向於大公司還是小公司?如果小公司你看過哪些公司,這是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是,任何一個平台做大都有自己的天花板,天貓和淘寶做大也有流量的天花板,京東這種自營和POP平台的混合模式,它的天花板在哪裏?品的展現和方式突破有哪些,自有品牌你會做不做大的發展?

劉強東:你剛才提的問題很典型,大的公司大到一定程度,我們京東這樣一個公司,不可避免的,我們提出這個也是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現在內部兩種不同的形勢,根據我們項目持續的時間,我們會通過這種虛擬項目小組的時候,比如我們指定一個之后,把所有體系不能跨部門的人在一塊去,他是完全獨立的,不同部門的人,但是避免了跨部門的溝通協調。另外就是對於持續性存在的一些新的業務,比如像金融業務,比如我們廣告平台業務,都是完全全新的,包括我們網銀在支付,我們會採取完全獨立的子公司方式,伺服器購買都是自己採購,和京東沒有任何關聯,這樣保證他的一個靈活性。我覺得任何一個公司天花板,其實很核心從我個人的研究成果來講,我不大清楚對不對,我看很多公司大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忘記了他是幹什麼的,忘記了誰是用戶,忘記了用戶需求忘了用戶體驗,不管大還是小都有天花板,做的很大有的天花板不存在,像谷歌,有的很小就有天花板,谷歌這麼大公司沒看到他有天花板,他不斷的創新有活力,給消費者帶來驚喜的品。京東我們主要就是我們的團隊和我們自己,只要我們保證創新的意識,永遠不要忘記我們為什麼存活為什麼有創新,我們有用戶體驗,我們不忘記這一點,我們也可以沒有多大天花板,因為電商的市場太大了。

提問:美國是中國的未來嗎?可能一些小的顛覆性的創新公司?

劉強東:我只是和在校的學生,有想創業和創業想法和他們溝通聊天。

提問:有沒有投資項目?這一年國內最重要的新聞您有沒有關注,最關心哪一條,有沒有哪一個時間特別重要的,哪一個新聞刺激你給你高管打電話或者發郵件問的事情?

劉強東:沒有投資項目。好的新聞我沒有看,好多事問我我才知道這個事。

提問:您出來一整年,從來沒有哪件事情讓您覺得不放心突然給國內高管打電話?

劉強東:沒有,只有四個月的時間。

提問:您離開微博很久了,你的小伙伴李國慶很想念你微博上,你揚帆計劃發布了,修養生息之后了,你14年會回微博,還是微信新的平台您繼續發聲嗎?大家都很期待!

劉強東:我拜託你發一個微博告訴他我很想他,微博暫時沒有任何打算重新發微博,過去感覺發微博還是挺浪費時間的,實話。

[NT:PAGE=$]

提問:您還看微博嗎?

劉強東:不看。我的手機裏沒有任何微博的系統。

提問:微信你用嗎?

劉強東:我能保密嗎?

提問:那就是用了。

劉強東:非常聰明。

提問:這樣,今年可能在國外待的時間比較長,您注意到沒有,和阿里、騰訊有合作的企業,在A股表現都非常好,但是我注意觀察到A股和京東有合作的一些公司,沒有有阿里和騰訊概念股那麼好,比如和齊心文具簽了合作,包括此時此刻和老闆電器有合作的發布會,市場表現沒有其他阿里和騰訊那麼好,您對市場投資者這種反映您是如何解讀的?

劉強東:我不炒股,A股市場一分錢股票沒有買過,我一無所知,只是網上A股沒有反映過真實的價值。

提問:我想問一個問題,就是您今天談了很多策略的問題,但是您其實不僅京東的策劃規劃,也是品體驗師,你都體驗了京東哪些品?或者哪些功能在您主導下上馬的?您腦子裏有哪些品的雛形?特別移動端?

劉強東:我的用戶體驗是在用戶的視角,不斷地購物和聊天,周圍的朋友在京東購物我一定會問很多問題,用戶的視角來看,所以京東到今天的規模,不可能有這種必要親自站到一帶我們團隊設計所有的品,如果這麼做,真的我變成京東最大一個瓶頸了。

提問:我作為用戶問一個用戶的問題嗎?我是京東的深度用戶了,然后像京東自營的一些品,你的下投入,送貨什麼非常確定的,所以我自營品牌消費基本沒有任何障礙,看好就下單,但是我注意到開放平台在物流體驗上,還是跟自營有差距的,而且不是一點的差距,但是您剛才又,您的物流將來要做O2O這一部分,將來還要再渠道下沉,都會在物流上再度的擴張,但是我感覺增長非常迅速,開放平台也會增長特別迅速,這樣整個戰略的背景下,你的物流不可能完全解決所有的服務,所以開放平台的用戶體驗一時半會不能解決,像京東自營這一塊體驗那麼好,那麼在這個問題上,你們怎麼去規劃的?以及作為物流這一塊,如果他它從一個成本中心變成一個能有收益的,是不是這塊就可以解決他的問題,可是現在依然沒有看到,物流變成京東的一個盈利中心,仍然是成本中心,這樣會越來越大,我的體驗還不能解決,我想聽一下。

劉強東:首先國內消費者都習慣免運費,只要有免運費的喜好,大家一直具備物流依然是一個成本,很難變成利潤,因為在美國買了各種各樣的電商平台購物,瘋狂買東西作為體驗,比如亞馬遜你除了發70多美金,幾百塊錢買了全年的物流服務之外,其他買的很貴,買了三本書收了30塊錢美金,5到7天到貨,很貴很貴。國內相反的,35塊錢全免運費在美國不可想象,你剛才的平台,確實我們自營物流這塊,不可能把POP賣家全部做到,但是我們看到機會,未來所有大品牌都有強烈的意願,希望京東幫他做物流服務,反而小的品牌,淘品牌之類上海希望自己做,希望用自己的物流服務消費者,無數大的傳統品牌需要服務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的,我們第一步需要把這些品牌把他服務好,也許比如品牌已經占了60%到70%的交易額,你把這種服務好,京東已經享受高品質的物流服務的,剩下做自由的選擇,每個品類裏面,比如一瓶紅酒,同樣的品牌,有時候京東提供物流服務,有的京東不提供物流服務,讓消費者知道這個東西。

提問:有可能變成利潤來源嗎?

劉強東:撇開免費,已經成為利潤來源,第三方這麼多包裹給我們,是要收取費用的,是有利潤的。

主持人:時間的關係,我們今天溝通會到這裏就要結束了,非常感謝大家的支持,謝謝大家!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