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俄互相掐架之時 德國為何冒出來搞起軍事化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5-13 07:30
專欄作者連兆鋒撰文指出,中美俄都在互相指摘搞「軍事化」之際,歐洲有個國家卻打正旗號要搞「再軍事化」。更「奇」的是該國不是誰,正是戰後一直高舉和平的德國。這篇文章具有一定參考意義。
德國推出冷戰結束後以來首次擴充軍力計劃。國防部撤除聯邦國防軍人數上限,未來7年增兵7,000,並多聘4,400文職人員。防長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明言,四分之一世紀的軍力收縮日子已經結束,現在是時候再次擴軍。
德國戰後本已致力展示非武裝化一面,冷戰後連假想敵都沒有之下,軍隊更是進入了「忍耐期」。東西德1990年統一時,德軍有58.5萬兵力及21.5萬文職人員;德國2011年廢除兵役制後,自設18.5萬兵力、5.6萬文職人員的上限,意味20年來裁軍70%。
制衡俄國為虛 管控難民為實
與此同時,德國今年國防預算為343億歐元,賬面比2000年數字高12%,但經通脹調整後金額幾乎沒變。國防部早前亦公布計劃,在2020年將預算增至392億歐元,推高現時占國內生產總值1.2%的比率。
為何現在政策逆轉?馮德萊恩拋出3個原因:制衡俄羅斯、打擊國際恐怖主義、處理難民潮。耐人尋味的是,德方心里對這3項任務的重要順序應是倒轉的。
俄羅斯在烏克蘭的作為嚇怕了歐洲,不過,普京向北約發起正面軍事進攻的可能微乎其微。就算真的要打,德軍受遠程投送兵力短板限制,無法迅速往東歐批量部署重武器下,最多只能拖延一陣,待山姆大叔出手打救。
西亞北非維和 盼從源頭止流
反觀去年入德移民人數達到110萬,難民潮對德國的威脅要比俄羅斯大得多。德國海軍現在更被弄得疲於奔命,需要遠赴地中海及愛琴海執勤,既要打擊偷渡集團,又要搜救遇險難民。為此,德國還正在建造4艘F125級護衛艦,縱這款7,200噸巨無霸倒不如說是驅逐艦,怎料卻缺乏大戰能力,只因其設計重於救災和維和任務,甚至會安裝水炮等非致命武器。
西亞北非戰亂不斷,惟當初搞局的美英此時卻恨不得揚長而去,留下歐陸國家獨自承擔惡果,面對這種局面,德國縱是心不甘、情不願也惟有頂硬上。德國空軍今年初開始參與敘利亞反恐,而《明鏡》去年底已報道,柏林還考慮派兵介入伊拉克、利比亞、馬里等地,希望從源頭減少難民出現,難怪裁軍的日子必須結束。今次計劃擴充的亦包括網戰部隊,敵人除了俄軍黑客,更大機會交手的恐怕是極端分子。(文章來源:hket)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