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科技

Note家族添丁 三星組團出擊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09-15 11:06


呂靜

三星選擇在大型展會上發布新品已經不是首次,同時,在應對蘋果這件事上,三星從來沒有手軟過。


2013年9月,三星在2013IFA(柏林國際電子消費品展覽會)上發布了三款品,包括:Galaxy Note系列的第三款品——Note3、智能手錶Galaxy Gear、平板電腦Galaxy Note10.1。值得注意的是, Note3比蘋果iPhone5s的發布時間提前了整整一周。

三星Note3的新品發布會選擇在紐約與柏林同時進行。這也從側面證明,智能手機的前沿區域依然在美國。Galaxy系列是三星的旗艦品,也正是通過這一系列品,三星當上了國際智能手機之王。但與此同時,如何守住江山,恐怕是三星必須要思考的問題。

顛覆者日誌

對於三星來,Note3算是一個顛覆性品。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畢竟,三星Note2的熱賣以及業界好評,會讓Note3走入一個“不變則滯,變則遇危”的境地。

來看一下兩款品的配置:三星Note 3採用5.7英寸全高清Super AMOLED屏幕,更薄(8.3毫米)更輕(168克)。而Note 2的屏幕為5.5英寸Super AMOLED屏幕,屏幕分辨率為WXGA+(1280×720),內置2GB RAM,支持4G網絡連接。

智能手機領域中,三星是大屏幕的創始人。2011年三星在Note1初試大屏幕時,並未獲得業界認可。畢竟,大多數人的觀念剛從大哥大時代向更小更輕的智能手機轉變。“對於倡導大屏幕的三星來,每增長一英寸要經歷的不僅是技術上的難題,而是大觀念的轉變。”賽迪顧問分析師劉元。出乎意料的是, Note1最終得到了消費者的強烈認可,其在上市后兩個月內銷售量突破100萬台。三星電子聯席CEO申宗鈞表示,從2011年至目前,三星Note系列已經售出約3800萬部。

Note3的屏幕比Note2 大0.2英寸,但從觀感上,Note3屏幕無邊框設計卻比Note2顯得大了不止0.2英寸。“智能手機最明顯的標籤就是大屏幕,包括華為也推出了6.3英寸終端品,但智能手機屏幕尺寸的最終上限是什麼?三星應該一直在探索。”劉元。

據悉,三星Note 3將提供32G和64G兩個版本,將於9月25日起在全球140多個國家相繼上市。申宗鈞預計三星Note 3的銷量將超過1000萬台,不過他並沒有明確指出實現這一目標所需的時間。值得注意的是,去年發布的三星Note 2僅用兩個月就實現了500萬部的銷量。

三星在升級品的思路與蘋果完全不同,蘋果因為iPhone4的大賣,一直沒有邁過大屏幕的關坎,依然徘徊於4英寸屏幕。在渠道建設和營銷策略上,蘋果也一直採用喬布斯時代的“饑餓營銷”。而在三星身上更能體現出韓國企業的危機意識,從其發布的每款品來看,都與上一款有很明顯的區別。

三星的品模式主要是以用戶的需求為出發點,用多品來適應不同用戶需求,所以它的品比較討巧,也覆蓋更多用戶群體。而因為喬布斯的自我和自信,蘋果的品運營模式是以自己為出發點,更希望讓用戶來適應品。

“可穿戴”大戰開啟

與Note 3同步發售的還有智能手錶Galaxy Gear。這款被稱之為手機伴侶的手錶是三星推出的第一款可穿戴式設備,擁有一塊1.67英寸的AMOLED顯示屏,藍芽以及攝像頭。能夠提供互聯網接入,收發電子郵件、短信,存儲和傳輸數據信息,同時還具備通話、游戲功能。

市場上大部分智能手錶都會與手機配對。比如智能手錶用戶可以通過手錶來查看手機上的短信和社交網絡信息、撥打電話、播放音樂等,不必再經常拿出手機。據了解,蘋果、谷歌等科技巨頭也將在2013年晚些時候發布智能手錶。美國市場研究公司Current Analysis分析師艾維·格林加特認為,2013年可能會成為智能手錶元年。數據顯示,可穿戴智能設備的銷量至2017年預計將達到7000萬台, 目前可穿戴設備大致可分為智能穿戴設備和普通穿戴設備。

除此,可穿戴的智能設備已經漸漸走出了概念設計階段,逐漸落地並大化,同時也成為科技公司下一個競爭要地。據了解,索尼將推出一款頭戴式設備,主要適配於其游戲機。近日,高通公司宣佈將在2013年第四季度發布自有品牌的智能手錶,其設計理念是成為智能手機的第二屏幕。而最早則是谷歌在去年的I/O大會上向公展示的首款智能眼鏡——谷歌眼鏡。這款品僅面向部分開發者開放,售價為1500美元。不過,很多用戶認為,此品定價過高不容易普及。

雖然三星方面沒有透露Gear的最終定價,但以Note2的銷售價5199元人民幣來看,作為手機伴侶的智能手錶,定價應該不會超過3000元人民幣

普通可穿戴設備例如Nike+、咕咚手環等,主要功能是個人健康管理,其定位是收集數據,與感測器配合。而智能可穿戴設備是諸如Google Glass、Gear等擁有自己的CPU、作業系統、具有微型計算機的特徵,可以支持第三方應用。艾維·格林加特認為,可穿戴的下一步是可嵌入。設備直接植入到人體,例如口腔。甚至吞入身體,或者植入皮膚。

現在看來,大多數可穿戴設備都是在移動互聯網基礎之上開發的品。而移動互聯網品中最強勢普及的就是智能手機。對於廠商而言,可穿戴式設備更適合與手機同時進行推廣、銷售。很多廠商也會運用可穿戴式設備提升自己強勢品的競爭力和銷量。據悉,索尼的頭戴式設備就計劃與其游戲設備PS4捆綁銷售,在這之前,PS3面臨微軟Xbox的巨大衝擊。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