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討─從最大回撤中看風險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09-04 12:00
文章摘要∶平倉以後分析交易能讓你了解自己的交易規則是否有效。很多投資者用賬戶盈虧來衡量有沒有獲得成功。不過,收益並不是評價規則的唯一標準,規則既要包含收益,也需考量風險。我們每天交易都會直面風險。不管您是否意識到,它就在那里。好像引力,我也許能選擇相信引力不存在,但當我從3樓樓頂直接走出去,引力還是會提醒我,它存在,而我卻已經缺胳膊少腿。風險與之類似。交易新手們通常從能賺多少的角度去思考交易,或者期望自己賬戶在一個月內翻一番之類,而缺乏對外匯交易中的風險的認識。
而有經驗的交易者懂得,虧損是交易的一部分。因此,他們會找到自己規則的觸發信號,並衡量入場效率。重要的是,有經驗的交易者們會思考自己的規則是否能提供有效的進場及出場時間。
另外,我們一筆交易又有多少風險呢?今天我所要介紹的內容對這個問題有所參考,可以幫助我們確定風險及投資效率──最大回撤位。在使用最大回撤位之前,我們先來回顧下它的準確定義。你可能聽過,最大回撤位指最大的虧損可能。它代表你的盤中交易最多可以虧多少。換句話說,匯價從你的入場價往虧損方向走,最遠可以走多遠。下面是兩個例子。
假設你在1.3100做多歐元/美元對。最大回撤位便在入場價下方。如果匯價跌至1.3050,你便承受了50點的匯價回撤。
上面的例子都是單個交易,而其中的最大回撤位也沒有什么意義。我們需要對這一指標進行統計,並和獲利點數以及成功的交易進行對比才能進行有用的的分析。
平均最大回撤VS平均獲利
我們常常談到要有合理的風險收益比。事實上在我們的賬戶調查中,交易者虧錢最大的原因是因為它們的風險太大,收益太小。確定了平均最大回撤,就能發現我們在交易中都冒了多大的風險,而我們對自己的外匯交易計劃又有多忠實。舉例來說,某交易者的平均最大回撤為-30點。雖然他的目標價位一般在+50點,他的平均收益價位卻在+20點附近。這個例子里風險大於收益。前面說到過,我們應當有適當的風險回報比,讓風險小於回報。如果對您已平倉交易的分析顯示您的最大回撤相對較低,那么恭喜!您的交易效率高,入場時機選擇恰當。不過,相對較低,是多少?我的建議是,平均收益在平均最大回撤的兩倍以上。
交易愉快
- 貿易戰再起 新興市場債券還能投資嗎?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