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解決美對台軍售問題 中國剛柔並濟 捍衛領土完整手段靈活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08-24 13:50

據中新網報導,中國軍方對美方提議設立工作組解決美國對台售武等障礙,境外華文媒體對此予以關注,有分析稱,美國對台軍售制約中美兩國兩軍的深層合作,影響兩岸關係更上一層樓,中國在該問題上有軟有硬,顯示中國捍衛領土完整的靈活與堅定。

香港《大公報》指出,長期以來,兩軍關係一直是中美關係的短板,也是兩國關係的晴雨表。中美關係發展比較平穩時,兩軍關係也能得到改善。兩國關係發生摩擦時,兩軍關係往往首當其衝受到消極影響。美對台軍售、美對華實施高強度的抵近偵察以及涉華歧視性法律,一直是影響兩軍關係深入發展的障礙。這些問題嚴重影響兩國兩軍間的戰略互信,制約兩軍深層次合作,也是產生中美軍事安全問題的根源。

該報22日刊載《解決美對台軍售 中國顯自信》一文指,華府出於政治、軍事、經濟等目的持續向台灣出售鉅額軍備,而台灣方面也盤算以美國為靠山,在兩岸談判中取得更多籌碼。所以,過去30年來,美對台軍售的數量和金額可謂有增無減。

美國《世界日報》刊文說,2009年以來,中國大陸經濟實力超德趕日,無論軍事、經濟及對亞太地區周邊國家的影響力,特別是以明示或暗示的方式宣佈「核心利益」,都讓美國感受壓力。

香港《文匯報》曾發文說,美國對台售武一直是嚴重影響兩岸關係和中美關係的負面因素。美國「重返亞太」後,借台灣圍堵中國大陸,通過對台售武加強「美台軍事聯盟」,反映出美國不希望兩岸關係真正和解、和好,不願意看到兩岸逐漸走向統一,更暴露出美國「以台制華」不僅未曾改變,而且要增強台灣對中國大陸的牽制作用,把台灣地區推到同大陸全面對抗的第一線。

香港中通社援引分析指出,常萬全的表態顯示中方正主動出擊,提出建立中美「新型軍事關係」,以折衝美軍日益咄咄逼人的「亞太再平衡」戰略。常萬全在美國對台軍購問題上,代表中國提出新的處理方法,既是「敲山震虎」,勸告美國不要插手太多,也是希望在對台軍售上能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澳門《新華澳報》指出,關於美台軍售問題,目前還頗為複雜,除了是美國的傳統習慣意識一時難以「轉彎」之外,還有一些特殊的原因,如向美國政客捐贈政治獻金的軍火商,必會極力維護自己的商業利益等,看來在一個短時間內,還難以有轉機。但就不能因此而放棄努力。

《大公報》文章稱,中國一直強烈抗議美對台軍售,近年更採取反制措施,如暫停兩軍計劃內的互訪安排、推遲兩軍部分交往項目、對參與售台武器的美國公司實施制裁等。中國這一系列舉措是非常必要的,顯示了中國捍衛領土完整和國家核心利益的堅定決心,也表達了對美國政府嚴重干涉中國內政的強烈憤慨。如今中國以更靈活的方式、「有硬有軟」地尋求解決之道。(接下頁)

[NT:PAGE=$]

法國《歐洲時報》刊文指出,常萬全代表中國軍方所作的維護領土主權的宣示再一次表明瞭中國政府的一貫立場。希望中美之間不斷加深的軍事交流與合作,有助於消除兩國、兩軍之間的誤判、誤解,同時也有助於避免因誤判、誤解而發出錯誤信號(特別是美國在「重返亞太」問題上),從而有助於維持亞太地區的安全平衡。

《澳門日報》22日社論指出,常萬全今次還向美方清晰地傳達了一個資訊:「任何人不用幻想中方會拿核心利益作交易,不用低估中方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的決心和意志。」這表明中方在涉及領土主權等核心利益問題上絕不讓步,美方及有關國家應掂量到該話的份量。

中國軍方提議設立工作組解決美國對台售武等障礙,對此台灣島內媒體予以關注。台灣《聯合報》22日刊文稱,中美雙方在對台軍售議題的互動,再度說明國際政治利益挂帥的「殘酷現實」。

文章稱,8月初,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通過「2013台灣政策法案」,以強化美方與台灣地區的關係,同時要求美國政府對台出售F-16C/D戰機和4艘導彈巡防艦。一些台灣智庫評估認為,這顯示美方意圖拉攏台灣地區,關係上升。但從中美雙方後續的動作看來,這種看法低估了大國政治的利益與現實以及大陸的靈活和手段。

文章稱,大陸把「台灣問題」視為核心利益,把美國人插手兩岸視為「干涉內政」。此次出手甚具「釜底抽薪」意圖。

文章說,對美國來說,最高利益是確保兩岸「不戰不和」的對抗態勢,然而,一旦其最高戰略利益有所調整,台灣這顆「棋子」或淪為「棄子」,也未可知。

鉅亨號貼文

看更多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