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第三方支付企業被摘牌 行業進入洗牌高發期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9-01 08:07
見習記者 陶力 上海報導
第三方支付行業在經歷了風馳電掣般的發展后,正在緊急剎車。
近日,浙江易士企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下稱“易士公司”)被央行注銷《支付業務許可證》,成為2011年首批27家獲頒發許可證企業中,首家被注銷牌照的第三方支付公司。
8月31日,記者從知情人士處了解到,易士公司持卡人債權收購工作已於7月2日啟動,對相關商戶的債權收購工作也已啟動。此前,杭州市已經有多名市民反映易士卡無法使用,利用該卡充值的加油卡也長達兩三個月不能到賬。
目前,該公司已經暫停經營,先花花APP創始人崔毅龍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透露,就在上周收到了易士支付多名員工投遞來的簡歷。
記者多次撥打易士公司相關客服、財務電話,均無人接聽。
挪用備付金成致命傷
據悉,易士公司成立於2007年10月,於2011年12月獲得《支付業務許可證》,獲准在浙江省開展多用途預付卡發行和受理業務。央行有關部門負責人就注銷易士公司支付牌照事宜答記者問時稱,易士公司大量違規挪用客戶備付金,造成資金鏈斷裂等嚴重問題。
一名不願具名的第三方支付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挪用備付金在行業並不是個例,尤其是一些小型公司,在現金流不充足且收入來源單一的情況下,很容易發生違規使用資金的現象。
在他看來,央行首次吊銷支付牌照,明支付行業的退出路徑已經打通,行業開始進入新陳代謝的階段。未來,央行有可能會建立更加規範的退出機制。
2011年5月26日,央行向支付寶、財付通、快錢等27家公司簽發首批《支付業務許可證》,在過去4年多時間裏,央行總計發出270張支付牌照。
據悉,第三方支付牌照分為三種:網絡支付、預付卡發行與受理、銀行卡收單三種類型。
“融360”CEO葉大清向記者介紹,第三方支付盈利模式主要包括收單手續費、備付金利息收入、預付卡利息收入、平台搭建利潤。網絡支付佣金水平和銀行卡收單業務差不多。但是,預付卡發行與受理的直接收益很少,會生大量的沉澱資金,這些資金的協議存款利息是其收入最主要的來源。
在近年的監管中,央行明確表示,客戶備付金不屬於支付機構的自有財,支付機構不得以任何形式挪用、占用;規範客戶備付金的存放、歸集、使用、劃轉,資金要全額專戶實施銀行存管並封閉運行和使用;要求存管銀行監督備付金使用情況,拒違規使用。
行業監管力度加大
公開數據顯示,2015年第一季度第三方互聯網支付市場規模約為2.4萬億元,同比增長29.8%,環比增長3.4%。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規模約為2萬億元,同比增長39.2%,環比增長11.7%。預計到2018年,我國第三方互聯網支付市場規模可達22萬億元。
即便行業呈現良好向上的態勢,仍然有企業踩踏這條“紅線”,今年1月份,上海暢購被曝挪用備付金、資金鏈斷裂,成為國內第一家倒閉的第三方支付企業。
前述第三方支付業內人士分析,歸根結底還是行業競爭太過於激烈,以至於一些小公司的盈利和生存空間被擠壓。這個事情也給行業帶來了一些警示,未來兩年,將會是行業洗牌和併購高發的時期。
崔毅龍也認為,易士支付是一家預付費卡牌照持有公司,這類公司目前生存本來就很艱難,估計合規性業務不好做,只能靠打擦邊球業務獲得一點利潤,因此很容易觸犯規定。
“由於支付牌照規定支付公司不能開展支付服務之外的業務,央行此舉基本上是斷了這家公司的主營業務和收入來源。特別是在支付這種類金融業,信任和品牌都是重要資。沒有信任就很難開展業務,這對該公司來可能是致命的。”
央行相關人士則透露,人民銀行將協調相關機構按照商業化原則收購持卡人債權。對於拖欠商戶款,先通過司法途徑確認債權金額,再由相關機構按市場化原則與商戶協商辦理債權收購。對於持卡人和商戶之外的其他債權人,通過訴訟等司法途徑處理。
可以預見的是,央行將會持續加大監管力度。多名分析人士認為,在第三方支付行業,有核心技術競爭實力和目前排名靠前的公司會搶佔更多市場,而諸如支付寶錢包、微信支付等移動支付平台將會成為行業的主流。(編輯 黃鍇)
- AI投資趨勢專家觀點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