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普勒斯危機不容小覷的七個理由
鉅亨網楊琇羽 綜合報導 2013-04-02 06:34
賽浦勒斯存款稅與破產危機發生後,有專家認為以其經濟規模不致引發系統性危機,或波及整個歐元地區。不過《MarketWatch》報導指出,賽普勒斯問題不容小覻,無知會帶來更多災難。
首先,處理歐債問題的三巨頭-歐盟、歐洲央行、以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針對賽普勒斯的紓困方案仍不明朗,但賽國問題恐比想像嚴重,紓困應重新再議。
再者,賽國的紓困方案最後可能落得如希臘的悽慘下場,金融系統跛腳、資本管制傷投資人信心、以及觀光業受波及等等,都會讓賽普勒斯的衰退期更漫長,也更無力達到三巨頭紓困協議所提出的要求。
第三點,十萬歐元以內的小額存款所謂的保障,也只不過是一個瀕臨破產政府的空白支票而已,更何況三巨頭的紓困金已載明不得挪為支持國內銀行體系之用。可想而知,小存戶也逃不了暫時性資本管制的大門,例如居民每日提現金額不得超過 300 歐元、當地小企業每日交易金額限制在 5000 歐元以內、居民出國旅行每趟不得帶超過 1000 歐元的現金等等。另一方面,小存戶手上的錢也無法獲得保證未來不會因銀行重整而蒙受損失。
第四點,歐元區領袖處理賽國紓困方式就是把問題銀行的股東、債券持有人、以及存戶都拖下水,而賽普勒斯紓困一案正是德國總理梅克爾不願歐洲納稅人再埋單原則下的修正作法。但在過去,歐洲、英美等國政府在處理危機的作法都會盡力保護所有的債權人,甚至包括問題銀行的次級債券持有人在內,以避免擴散風險與觸發另一場金融危機。何以在賽國卻不適用?
這樣的作法,恐反使賽普勒斯退出歐元區及主權債務重組。原先出發點為了避免曝險賽普勒斯達 90 至 100 億歐元的歐洲央行蒙受損失,最後恐適得其反。
報導警告,歐洲境內銀行一共擁有 6920 億歐元的西班牙政府公債、8320 億歐元的意大利政府公債、7910 億歐元的希臘/愛爾蘭/葡萄牙政府公債。歐洲央行也耗資共逾 2000 億歐元購買歐洲主權債券,其中又以意西政府公債為主,也向歐洲境內 800 銀行挹注逾 1 兆歐元的資金。因此,任何銀行或政府債務減記的行動,都會造成歐洲境內銀行的重大損失,尤其是北歐國家。賽普勒斯也是受害者之一,當初賽國銀行被迫對希臘主權債務減記,才招致銀行損失慘重。
第五,德國財政部長朔伊布勒(Wolfgang Schaeuble)認為歐洲的存款是安全的,與其過去曾言放在歐洲的存款安不安全需「端視存款所在國的償付能力而定」之說法相矛盾。泛歐存款保險機制、以及銀行資本重組資金的缺乏,皆令存戶曝露在極高的風險下,也會持續升高歐洲資本外逃的憂慮與緊張。(接下頁)
[NT:PAGE=$]
第六,在處理賽普勒斯危機時,歐元區領袖指控賽國放任洗錢與逃稅是咎由自取,突顯問題處理逐漸政治化。事實上,報導指賽普勒斯並非外界所想像的避稅天堂,但確實是稅收低的國家。而賽普勒斯雖然銀行資產規模是國家 GDP 的八倍,但事實上有許多經濟體國內銀行資產規模也是遠高於 GDP、同樣境外存款比例相當高。舉例來說,盧森堡國內銀行資產是 GDP 的 21 倍,英國與瑞士的銀行資產都是 GDP 的五倍以上,而馬爾它的銀行資產占 GDP 比重同於賽普勒斯。
包括德、英、法在內的許多西方經濟體國內銀行,也一直是全球各地資本外逃後的避風港首選之一,其中含有來自俄羅斯的金錢。而不少西歐銀行也被發現涉及非法洗錢交易,例如處理惡名昭彰毒品販子或流氓國家的匯款交易,實在沒立場狠批賽國。
第七點,歐盟刻意設立一種問題快速解決機制,也就是問題銀行紓困協議可不經賽國國會批准而生效,但難保國會不以其它手段來否決紓困行動,帶來更多不確定性。
在歐洲,錢放銀行自此不再是安全保證、政府開始將償債負擔透過凍結充公轉嫁至存戶與投資人身上,波及將錢存在賽國的遙遠國家居民和經濟,在了解宏觀問題後,就會了解一個小國的災難,背後卻隱含巨大的錯誤與危機。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