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以巴打不停 誰值得同情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8-07 08:14


以巴打不停 誰值得同情(葉柏毅報導)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在加薩地帶打得天昏地暗,停火協議談了幾次卻總是老被其中一方給打破,難以為繼。許多人看到有平民百姓被戰火波及,處境悲慘,都感到義憤填膺。在這場以巴的世仇之戰中,到底誰比較值得被同情呢?


答案是:沒人值得同情,都是自找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話不必提得太遠,就從九○年代,當時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領袖「阿拉法特」決定與以色列和解時說起。在巴解時期,阿拉法特處處對抗以色列;但他後來發現,人民的生計大過一切。巴勒斯坦人跟以色列長期對抗了這麼久,但經濟越來越差,也讓阿拉法特的領導地位,搖搖欲墜。因此之後,在一九九二年、九三年期間,透過挪威的斡旋安排,以巴雙方在挪威首都「奧斯陸」,歷經好幾個月,十四次的秘密談判,終於決定簽署初步的和平協議,史稱「奧斯陸協議」。阿拉法特希望就此,能夠開始發展巴勒斯坦人的經濟,而時任以色列總理的「拉賓」,也同意與巴勒斯坦人和平相處。有人說,「奧斯陸協議」的簽署,簡直是中東和平的一大契機,而拉賓、阿拉法特與當時的以色列外長「裴瑞茲」,甚至共同獲得一九九四年的諾貝爾和平獎,由此可見這項協議的里程碑意義。

然而,並不是那麼多人,都希望看到和平降臨的。不管是在以色列,或是巴勒斯坦內部,有主張和解的鴿派,就會有主張要消滅對方的鷹派。奧斯陸協議簽署之後,以巴雙方內部的鷹派,都不諒解鴿派的和解主張。首先,在以色列方面,主戰派認為跟巴勒斯坦簽和平協議,就等於是向他們低頭,這是強硬派絕不能容忍的。拉賓雖然促成了奧斯陸協議,也得到了諾貝爾和平獎,但這也讓主戰派視拉賓為出賣以色列的叛徒。一九九五年十一月四號,以色列激進的右派份子,在特拉維夫廣場上,刺殺拉賓,震驚國際。而另一方面,在巴勒斯坦,年邁之後力主和平的阿拉法特,也不見容於內部激進派。阿拉法特在二○○四年十一月,因為神祕的健康問題而死亡。後來幾乎可以斷定,阿拉法特是被毒死的。然而,是誰毒殺了阿拉法特?先前,幾乎多半的人都認為,是以色列密謀毒殺阿拉法特,但也有評論認為,當時巴勒斯坦內部,鬥爭正盛,有許多人對阿拉法特一方面要與以色列和解,另一方面仍然緊握權力不放,再一方面積聚大量財富,也深感不滿;巴勒斯坦的極端組織,對阿拉法特,以及阿拉法特所領導的「法塔」派,更是恨之入骨。因此,恐怕也不能排除阿拉法特,是死於自己人之手的可能性。

總之,在奧斯陸協議的兩大推手,也就是拉賓及阿拉法特,相繼辭世之後,以巴雙方又陷入纏鬥的亂局。在以色列方面,主張對巴勒斯坦,尤其是被他們視為恐怖組織的「哈瑪斯」,絕對不能退讓,而且要打擊到底的「以色列聯合黨」,或稱為「利庫德」集團,取得執政地位,領袖「內塔尼亞胡」再度出任總理,就註定了以色列,是絕對不可能輕易放過哈瑪斯的。而在巴勒斯坦內部,主和的法塔派,一方面是內部貪污腐化頻仍,讓民眾感到失望;另一方面,法塔對以色列的立場太過妥協,也讓大部分不願對以色列示弱的巴勒斯坦民眾,深覺不滿。二○○六年,巴勒斯坦自治議會選舉,法塔派竟然喪失多數席次,激進的哈瑪斯派掌權,這不僅使以色列難以接受,關心中東和平的人士也大感驚訝。然而,不管是利庫德也好,或是哈瑪斯也罷,都是雙方的人民,自己選出來的,這能怪得了誰?而如此一來,中東又怎麼可能會有和平出現?這也難怪雙方的停火協議,屢屢破功。而且事實上,古語有謂「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雙方強硬派如果想要找到生存空間,也必須樹立一個能夠讓大家團結起來,共同對抗打擊的「惡霸」,對以色列來講,當然就是哈瑪斯;而對哈瑪斯而言,則當然就是以色列。因此,如果從這個角度看,與其說「哈瑪斯」與「利庫德」彼此對立,還不如說也是相互共生。以巴雙方一旦和解,強硬派如何生存?更別提後面還有很多軍工企業等的利益糾葛。而雙方的主和派,也因此遭到激進派綁架。所以,以巴雙方烽火連天,這樣看來,似乎脈絡就清楚了。然而,這除了他們自己,怪得了誰?

此外,有民眾看到以色列攻擊加薩地帶,平民甚至兒童受到波及,感到相當不忍,因而譴責以色列。這並不是說以色列攻擊平民,就不該被譴責;但是,哈瑪斯幾近脅持加薩地帶的一般老百姓,動不動就朝以色列發射火箭彈,這難道不是主動挑釁以色列?依現在內塔尼亞胡內閣的性格,強力回擊是必然的結果,哈瑪斯難道不明白?所以,與其說是以色列殘忍地攻擊加薩地帶的平民百姓,我們又怎麼能忽視,哈瑪斯等於是拿著加薩地帶的平民,當做他們對抗以色列的籌碼與人質?此外,如果說以巴雙方的兒童是無辜的,這也難講;因為兩邊的兒童,從小就被灌輸了「對方是萬惡敵人」這樣的概念,尋求和平的想法,並不存在於他們的教育與思想中。等到哪天民族主義的大旗一揮,該歸位的還是會歸位,該拿槍的還是要拿槍,照這樣看來,中東怎麼可能會有真正和平的一天?

所以,以巴打不停,誰值得同情?豈非根本沒人值得同情,都是自找的,誰說不是呢?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