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中國政府不應再讓所有銀行獲得任何新資本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7-18 09:44


銀行資本
銀行資本

財經分析師張化橋認為,要中國的銀行突然承認壞賬水平大幅升高,在政治上是行不通的,更不要提核銷壞賬了。無論如何,稅務部門將不允許銀行這么做。銀行業是中國納稅額最多的行業,占到全部稅收的逾60%。如果銀行承認持有比例高得多的壞賬並將其核銷,那么凈利潤就將大幅下滑,納稅能力也將大大降低。抑制中國信貸泡沫的唯一現實途徑,就是不讓銀行獲得新資本。這里有三條建議可達到此目的。這一觀點值得理論界參考。


中國最大的銀行中已有18家在境內外股票市場上市。不久前,中國政府又批準了另外11家較小銀行上市。

在一個受到不斷膨脹的信貸泡沫威脅的國家,沒有人對該決定表示出任何擔憂,真是出人意料。這一舉動將為中國的信貸泡沫火上澆油:讓更多銀行能籌集更多資本,將使已然膨脹的銀行業擴大資本基礎,獲得更大放貸能力。

中國政府還在執行另外兩項同樣有破壞性的政策。一是通過定向降準放寬信貸供應;二是鼓勵上市銀行發行優先股,因為多數上市銀行股的股價已低於每股賬面價值。

中國政府不必向任何人解釋自己的政策動向。但官員和分析師經常把兩條理由掛在嘴邊。第一,政府覺得經濟增長勢頭太弱,需要擴大經濟中的信貸量予以刺激。第二,銀行需要更多資本,以便在增加放貸的同時維持合理的資本充足率。

然而,還有第三個理由沒說出來:政府認為許多銀行背負沉重的壞賬負擔,它們的資本緩沖不像聲稱的那樣穩固。

這些普遍持有的觀點聽起來可能有些道理,但要作為制定政策的依據就很恐怖了。在過去36年里,中國經濟一直受到財政與貨幣刺激的影響,如今陷入工業產能過剩和公司盈利能力低之苦。

只需考慮一個殘酷的對比:以國內生產總值(gdp)衡量並按當前匯率計算,美國經濟規模比中國經濟規模約高出80%。但是,即便剔除在美上市的外國公司,美國股市市值仍至少是中國股市市值的7倍至8倍。

為何中美股市估值差距如此之大?是因為美國公司比中國公司盈利能力更強。盡管美聯儲(fed)實施了量化寬鬆(qe),但近年來美國貨幣供應增速一直只保持在較低的個位數,中國貨幣供應增速則為13%至14%。中國的公司被信貸淹沒。

但要中國的銀行突然承認壞賬水平大幅升高,在政治上是行不通的,更不要提核銷壞賬了。無論如何,稅務部門將不允許銀行這么做。

銀行業是中國納稅額最多的行業,占到全部稅收的逾60%。如果銀行承認持有比例高得多的壞賬並將其核銷,那么凈利潤就將大幅下滑,納稅能力也將大大降低。

抑制中國信貸泡沫的唯一現實途徑,就是不讓銀行獲得新資本。這里有三條建議可達到此目的。

第一,中國政府應當禁止銀行的任何融資行為。沒錯,上千家未上市銀行的股權投資者理應有一條退出途徑。但辦法之一應是通過“介紹形式上市”,允許這些銀行在不發行新股的情況下上市。這將使一些股東得以退出銀行,但銀行的資本基礎不會增加。

第二,中國監管機構應不再鼓勵銀行發行優先股。銀行管理團隊在這方面不需要督促,他們本來就更懂得如何構建龐大帝國,而不是產生可持續的投資回報。

第三,應當強令中國的銀行每年把大多數凈利潤用於派息,即使不是全部派息的話。銀行目前的放貸能力應當足以支撐經濟發展好多年。

有些人可能會問,如果中國的銀行被壞賬侵蝕得厲害,它們是否應當補充資本基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但前提只能是同時有大量壞賬被核銷。

另一個問題是,中國是否應創立一些“壞賬銀行”來處置銀行業的巨額壞賬。答案是:絕對不應該。上一次中國這么做是在2000年至2001年,壞賬銀行被證明是當今信貸泡沫的根源。在全盤兜底的存款保險制度下,中國的銀行不過是政府部門的延伸而已。在這種制度安排下,資本充足率沒有太大意義。

盡管中國經濟規模比美國小得多,但中國的貨幣(廣義)供應量卻已比美國高出61%。與此同時,中國的信貸余額在很高基數上仍以每年13%至14%的增速在擴大。

近些年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等機構開出的緊縮“處方”在全球范圍內遭到了強烈反對。然而,中國則是那個亟需緊縮的明顯例子。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