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教育家宮川俊彥:游戲一代語言感覺的恐懼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9-25 12:18
提要:日本社會層出不窮的問題,以及逐年增加的犯罪,使得有著35年教育理論和實踐的宮川俊彥,對日本的本質危機進行了深層次的解讀,希望能重構日本的本質,實現國家的就讀。作為日本國語作文教育研究所所長宮川俊彥致力於實踐深入內部的表現教育活動,並著眼於思維方式、試點、觀點以及解讀等於表現相關的基礎領域的活動。而最新出版的《日本的本質》涵蓋了宮川俊彥對日本社會、日本青少年問題等全方面的研究。
作為一個資深的教育學者宮川俊彥一直都在觀察孩子們,感覺到從某個時候開始,他們的作文發生了變化。最初從男孩子開始,在作文中運用了“正義”、“邪惡”、“封印”、“戰斗”等之類的詞語。之后在女孩子的作文中也能發現這些詞語。這與遊戲蔓延的時代相適應。總之就是遊戲對孩子們的語言產生了非常大的作用。如遊戲中的“正義”,就是一邊考慮有各種各樣的“正義”,一邊加以推廣;而且因為“邪惡”不好,所以正義可以消滅這樣的東西。於是孩子們形成了這樣的事情就是“正義”,而那樣的事情就是“邪惡”這種武斷的、頭腦簡單的分類觀點。這令人感到非常恐怖。
當時雖然認為這樣可能不好,但是筆者考慮到,“邪惡”一詞在小學生時代知道可能會更加有趣,而如果能夠帶有“難道‘正義’就全部正確嗎”這樣的疑問去思考,這將會非常有益。但是他們沒有這種疑問,而是形成了“打死無家可歸者也無所謂”這種文化。遊戲就是殺死壞的家伙,而不是通過反省將對方的東西轉為有利於自己一方的將棋文化。這種不想把獲得的東西為自己所使用,也就是說壞家伙可能會改變這種事情不會發生的想法非常危險。
即使在西日本鐵路公司福知山線事故時的記者招待會上,也有一部分媒體人士以及報社記者對社長進行了指責:“你在干什么,一個人已經死了呀。”聽到這樣的發言,筆者認為那是遊戲一代的語言。因為對方是壞家伙,而自己處於正義的一方,所以對方可以譴責。企業的謝罪會見也是如此,也就是說鞠躬謝罪的人是壞家伙。其實並非如此。據說也有人采取這種形式而引咎辭職。社會沒有所謂惻隱之心那樣的文化。若這種非常干脆的二元論文化得以廣泛傳播,那么復雜性就會消失。那么這種思考能力就無法得到培養。
所以,現在的年輕人武斷的、耿直的、直率的、直線性的傾向在逐漸增強,他們正變得幾乎不去深入思考。因此,孩子們的犯罪也並非是“再三考慮,經歷痛苦之后,最終行兇殺人”,而是不假思索地直接犯罪。板橋案件最令人深思的是,罪犯在殺害父母並潑上汽油焚燒尸體之后,認為自己很長時間沒有去看電影了,於是去看了《蝙蝠俠》,還去了過去一直想去的溫泉。像這樣直接行動的內心,想法全部是自我享樂。罪犯殺害父母后,認為自己的世界已經到此全部結束,因此如果帶有客觀審視自己的思考能力,那么應該不會成為累犯吧!
即使能夠客觀地審視自己,重視自我的人仍然只能是認為“自己非常可愛”,雖然其並非剛才提到的地方自治團體,但是討厭批評。現在他們對批評這種事情持否定的態度,即使批評不是肯定、否定這種二元論,而是具有建設性的批評。尤其是行政與政策如何拉攏持批評的人們,把他們拉向一個方向,這被視為行政的手腕。而只和相反的方向中自己喜歡的人一起去做,這其實僅是強制、傲慢。這種扭曲現象令人恐怖。這也許是目前隨處都有的現象吧!
電視中莫名其妙的節目也在逐漸增加,但這不是在說,而僅僅是展示而已。人們通過語言去奚落人,把既成的東西和似是而非的東西相對化,像這種類似語言遊戲的文化依然在持續,到現在已經30年了。因此,現在甚至非常重要的東西都會變成被嘲笑的對象。在這樣的情況下長大的人們是40代的人。今後,筆者認為有關40代人的問題會越來越多。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