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增加警力、死刑嚇阻? 醫:對「模仿犯」根本沒用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5-22 11:13


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北捷發生史上首宗隨機殺人事件,震驚社會,媒體密集報導下,卻似乎實現兇嫌「幹番大事」目的,網路上竟出現「想在高捷來一下」冷血言論,甚至有人成立支持粉絲團。萬芳醫院精神科醫師潘建志今(22)天直言「模仿犯一定會出現!」,捷運增加警力或死刑,對這類人沒用,唯有解除年輕人的壓力鍋,才能正本清源。


在台北捷運瘋狂砍殺乘客的21歲凶嫌鄭捷接受警方偵訊時說,「我從小就立下志願,要幹番大事業!讀軍校是為了要鍛鍊身體殺更多人」,又說「生活壓力大,不想活了,但是我又不敢自殺,要多殺幾個人,才會被判死刑」,發言令人不寒而慄。

潘建志剖析,「無差別-突發性-殺害-多個-陌生人」的恐怖異常行為,在精神醫學診斷系統裡有個近似名詞叫殺人狂(Amok),犯罪心理學則把這種行為稱為大宗性謀殺(Massive Murder),通常有預謀,做案時間短,兇手之後自殺的比例很高,合併出現其它精神科問題也不少。

令人擔憂的是,潘建志強調,以日本秋葉原事件為例,後續就引發了一連串的模仿犯罪,尤其在媒體大篇幅、密集式又鉅細靡遺的披露各種血腥細節之下,除了激起大眾緊張和恐慌,更可能出現負面的模仿效應,吸引反社會人格、行為異常者群起效尤。

隨機殺人案爆發後,捷運立即增加警力進駐,網友也紛紛要求將行兇的鄭捷判死刑,亂世重典真的有用?潘建志認為對這類人根本沒用,因為他們已豁出去,一心求死,何況台北市早已是警力最充足的首善之區,不久前國內也才大規模執行死刑。

醫師建議,面對這類已有精神上的困擾,卻不到嚴重精神疾患,無法強制就醫的孩子,家人即便察覺問題,往往也能力有限,除了持續關心、陪伴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向外求助,接受專業醫療的輔導。

壓力越高、挫折越大,行為異常的人就越多!潘建志強調,正本清源之道,政府應想辦法解除台灣年輕人已瀕臨爆炸的壓力鍋,加強心理衛生的教育,社福系統的通報。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