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金融時報:中國如何真正保護投資者?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7-23 09:50

最近中國股市動盪讓一些人斷定,中國正處於一場重大金融和經濟危機的邊緣。這些不看好中國的人士堅稱,股價快速下跌是危機即將來臨的征兆。

盡管中國經濟面臨重大挑戰和逆風不是什么秘密,但這些卻與股市下跌沒什么關係。相反,這些挑戰源於根本的結構性問題,包括中國資本市場尚未完成的改革。所有股市都會經歷牛熊周期的轉換。當資本市場發展不足時——現在中國就是如此——問題就會出現,因為這些周期的波動被放大了。

中國在這個時候尤其脆弱,因為盡管中國經濟已發展成熟,但其資本市場的發展沒有跟上。那些從思想上反對市場的人將會拿最近股市走勢來說事,聲稱為防止市場動盪,北京方面應該放緩金融自由化步伐,乃至完全拋棄基於市場的改革。出現這種情況一點都不會令人感到意外。

由於中國股市散戶眾多,股價暴跌影響了人們的儲蓄、收入和福祉。許多人投資股市,無疑是因為他們對政府的救市能力抱有信心。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何當市場暴跌時,中國政府如此迅速地進行了干預。此外,盡管中國政府這種保護投資者的本能可以理解,但建設一個現代化的資本市場才是保護投資者的最佳方式。

任何發達經濟體如果有著一個資本錯配和定價不當的封閉式金融體系,那它就不會成為高收入國家——中國渴望成為高收入國家。中國改革派人士無疑明白如何創建現代金融體系,政策制定者們也對此進行了徹底的研究。他們已經制定了藍圖,但還需要大膽而迅速地實施。如果中國想要擁有一個功能完善而穩定的資本市場——這也可以幫助保護投資者,尤其是不成熟的散戶投資者——就需要允許最優秀的金融機構和專業人士(無論國別)服務於中國投資者。從我的經驗來看,合資企業形式不適合全球金融機構。

中國最好允許包括頂級外國機構投資者、投行和經紀商在內的眾多市場參與者展開公平競爭。激烈競爭將會讓最好的公司脫穎而出。中國政府可以通過建立一套執行到位的監管機制來進一步保護投資者,這種監管機制的目的是盡可能減少會計欺詐和市場操縱行為,確保優質投資產品,制定適當的保證金要求,以及針對券商向個人投資者的銷售行為實施高標準。

此外,投資者需要能夠實現多元化投資。這是中國政府應該建設更健全的國內企業債券市場、並允許中國公眾將更多資產設定於外國證券產品的理由之一。中國政府還需要采取更多舉措來確保健康的市場生態體系,包括實施透明的會計和披露標準,以及鼓勵設立專業的股票研究公司和獨立的債務評級機構。

最後,就股票公開發行來說,中國應該放棄依賴中央政府審批的核准制。政府應該只是針對尋求上市的公司制定適當的高標準,從而將這一過程去政治化,並讓市場成為決定力量,而不是充當“守門員”。

最近的市場動盪導致一些人遷怒於外國投機者。我們應該看清這種波動的實質:它是一個信號,表明迄今金融改革仍未全部完成。

保持目前不完全改革的狀態將讓中國更難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后者讓許多新興市場國家難以進入富裕經濟體的行列。實際上,中國最高層政策制定者知道,他們必須投入更多精力執行國家主席習近平20個月前提出的改革議程。

近40年來,中國在鄧小平“摸著石頭過河”的指導下開展了改革。現在是更大膽地跨過河抵達彼岸的時候了。

來自FT中文網,譯者/鄒策

文章標籤

鉅亨號貼文

看更多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