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鉅樂部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雜誌

用1.44億元標下和巴菲特共進午餐 28歲專炒加密貨幣的小夥子圖什麼?

鉅亨台北資料中心 2019-06-17 09:19

撰文 / 蔡曜蓮

今年以天價標下巴菲特午餐,是一位才 28 歲、以加密貨幣闖出名號的小夥子。

年紀輕輕的他,頭銜多到數不完,爭議層出不窮,究竟他是傳奇?還是質疑者口中的騙子?

第 20 屆巴菲特慈善午餐競拍,讓一個中國 90 後的小夥子在國際媒體暴紅。每個人都在好奇地問:「以破紀錄的天價 456.78 萬美元(約 1.44 億元新台幣),標下與巴菲特午餐的孫宇晨,到底是誰啊?」

孫宇晨,加密貨幣波場(TRON)的創辦人。他公開表示將帶幾名加密貨幣同業共赴午宴,並在微博發文:「此次參與巴菲特慈善午宴,不僅是我個人生涯的亮點,也是波場 TRON 和 BitTorrent 的公司重大的一天,更象徵著整個區塊鏈社區的勝利。」

巴菲特轟比特幣是妄想

評論「加密貨幣會引來騙子」

「勝利」這一用詞是否恰當,如果回顧過去巴菲特對加密貨幣的看法,恐怕這響炮是拉得太早了。

巴菲特多次公開反對比特幣。他在 2018 年股東會前夕形容比特幣,「大概是一種老鼠藥」;今年二月,他接受 CNBC 採訪時再度表示,「比特幣本身沒有特殊價值,是一種妄想(delusion)。」

巴菲特認同區塊鏈的價值,但不認為區塊鏈必須和加密貨幣掛鉤,他更加重語氣地強調:「加密貨幣能吸引騙子。如果你在外叫賣溜溜球,或是其他什麼貨品,做些騙人的勾當,你是賺不到錢的。但當你打入華爾街,那裡可有大把鈔票。」

孫宇晨自承是巴菲特價值投資理念的長期信仰者,但他與巴菲特目前為止的唯一共通點,大概是滾雪球;只是巴菲特滾的是財富,孫宇晨滾的是名聲。

28 歲的孫宇晨,他擁有的頭銜,一分鐘是念不完的。他是前 Ripple Labs 大中華區首席代表(另一加密貨幣新創)、11 年《亞洲週刊》封面人物、14 年達沃斯(Davos)世界經濟論壇全球傑出青年、15 年獲《富比世》選為中國 30 位 30 歲以下最受矚目的新創、15 年成為馬雲創辦湖畔大學首批學員中唯 11 位 90 後學員、15 年 CNTV 中國互聯網年度新銳人物。

他還是中國北京大學歷史系學士、美國常春藤名校賓州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他的人生履歷無懈可擊,但值得玩味的是,他每段漂亮的經歷背後,都有浮誇故事供人傳誦。

例如考上北大前,孫宇晨自爆高中前兩年都在讀小說,荒廢學業,他的成績遠遠搆不上北大的邊。他在一場演講中形容參加高考(類似台灣的大學入學考試)是,「對應試教育的妥協,是一種相當可恥的行為」。他塑造了拒絕媚俗的形象,但在內心深處,他又渴望逢迎主流價值;於是,他將考上北大設為人生目標。

為此,孫宇晨選擇參加中國第 8 屆新概念作文大賽。這項比賽是中國文學界的大事,獲獎學生有機會取得一流大學的「自主招生」資格。他後來得到了一等獎,獲得北京大學自主招生資格,可以用比低標低 20 至 30 分的成績錄取北大。接者,他埋首制定 100 苦讀計畫,最終考上北大。

作為大 1 的菜鳥,孫宇晨發表主題為「一道論證題」的文章,邀請所有人和他一同論證「高中可以用一年時間彌補任何遺憾,只要下定決心」的題目。他總共收到近一萬封回函;友人曾評論他,「渾身流淌的不是血液,是雞湯。」這起事件,可以說是他自我行銷的開端。

鄙視大學僵化體制

卻又從中搞投機、撈好處

孫宇晨一方面瞧不起僵化體制,鼓吹各種「自由解放」,例如他在大學時期組織地下沙龍,邀請自由派知識分子共同交流;另一方面,他又精打細算,計算如何從現有體制撈好處,例如他在大一結束時,從中文系降轉歷史系,因為「歷史系較好拿分」,再以優秀成績申請進入賓州大學。

到美國後,孫宇晨效法當年五四人物陳獨秀,辦起網路雜誌《新新青年》,卻在半個月後遭到普林斯頓大學畢業生沈誕琦抗議抄襲。沈誕琦指出孫宇晨的《老兵不死,1949》,與她的文章《1989 的 100 萬》有多處雷同,要求孫宇晨公開道歉。

 

來源:《今周刊》 1173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今周刊》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