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中國跨境資本流動出現逆轉 如何解決惡性循環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2-25 08:01

中國跨境資本流動出現逆轉
中國跨境資本流動出現逆轉

“銀行結售匯逆差和其他諸多指針,早已顯示我國出現資本外流且流出壓力逐漸加大。”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司長近日發表這個判斷,再一次獲得證實。評論人余木對大陸跨境資金流動問題提出了獨到見解,他認為,在國內因素方面,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是主誘因,經濟運行放緩、財政金融風險釋放,導致匯率預期分化。人民幣匯率改革則是催化劑,匯率雙向波動加大,降低市場風險偏好,抑制套利資金流入,觸發境內企業和個人資產負債幣種結構的調整。

「銀行結售匯逆差和其他諸多指針,早已顯示我國出現資本外流且流出壓力逐漸加大。」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司長近日發表這個判斷,再一次獲得證實。

外管局春節前發表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1月,銀行結匯9,923億元(人民幣‧下同)(或等值1,620億美元),售匯10,427億元(或1,702億美元),結售匯逆差504億元(或82億美元),這是內地銀行結售匯第6個月呈現逆差,但規模小於去年12月的571億元。

結售匯逆差持續 揭資本外流

盡管監管內地跨境資金流動有不少重要指標,諸如金融機構外匯占款的變化,國際收支金融及資本項目的差額變化等。但以最快捷和直接來看,銀行結售匯的差額變化,無疑是最重要的指標,因為這指標可一定程度反映資金流向的最新變化。因此,作為這方面專家的管濤,才以銀行結售匯逆差來顯示中國出現資本外流情況。

事實上,境內外匯市場供求關係早在去年已逐漸發生逆轉。2014年第一季度,零售市場外匯供求關係的即遠期售匯差額為順差1,649億美元,到第二季度,順差減至僅有25億美元,到第三季度轉為逆差305億美元,而第四季度逆差進一步擴大至513億美元,比三季度飆升68%。去年全年合計,即遠期售匯順差只有856億美元,較2013年大幅減少74%。

跨境資金流向逆轉 人幣走貶

在零售市場外匯供求關係發生變化的同時,金融機構和央行的外匯占款亦相應出現變動(見附表),以央行外匯占款為例,第一季度增加7,879億元,但第二至第四季度則連續三季度出現負增長,分別減少18億元、113億元和1,334億元,並導致同期外匯儲備資產出現變動,去年第一和第二季度外匯儲備余額分別增加1,268億美元和451億美元,而到了第三和第四季度則分別減少1,055億美元和447億美元。

熟悉情況人士指出,銀行結售匯逆差,外匯占款減少,以至去年外匯儲備余額38,430億美元,較2013年僅新增217億美元,增長大幅回落96%,這些指標在在反映內地出現資本外流情況,而且資本外流的壓力似有進一步加大趨勢。

在內地的跨境資金流動出現逆轉,特別是資本外流壓力加大的情況下,人民幣匯價的表現亦開始反復,不僅出現雙向浮動,而且貶值壓力開始大於升值。去年人民幣兌美元雖反復波動,有升有跌,但全年綜合計算,累積約貶值2%。

外管局監控 資本外流大起底

由於內地資本外流的情況未有改善,近期人民幣兌美元走勢始終呈現偏軟,昨天在岸人民幣兌美元收報6.2485元,較上周五的6.2405元又下跌0.13%,為2月5日以來的新低。

對於內地跨境資金流動出現逆轉,習李高層極為重視,並責成央行和外管局密切監控。知情人士表示,外管局的監控結果顯示,多種因素觸發內地跨境資金流動波動加大,尤其是從流入逆轉為流出。這些因素包括美國后qe時代國際環境依然動盪是大背景,主要經濟體經濟走勢和貨幣政策取向分化,美元走強推動資本回流美國、新興經濟體普遍面臨資本外流、貨幣貶值的壓力。

在國內因素方面,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是主誘因,經濟運行放緩、財政金融風險釋放,導致匯率預期分化。人民幣匯率改革則是催化劑,匯率雙向波動加大,降低市場風險偏好,抑制套利資金流入,觸發境內企業和個人資產負債幣種結構的調整。

內地資金外流,導致人民幣匯價偏軟,而人民幣貶值預期上升,反過來又促使資金外流,這個「惡性循環」怎樣解決呢?

文章標籤

鉅亨號貼文

看更多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