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行業

南昌規劃呈跳躍式發展 或將成未來的宜居新城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11-17 15:50

隨著南昌市“五大組團的”規劃“發展,南昌“西進東拓”腳步的進一步加快,而位于五大組團之一瑤湖組團的高新區,也呈現出跳躍式的發展。一大批國內外知名企業紛紛落戶高新區,一大批品牌房企搶灘高新,一大批基礎設施建設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未來的高新區,將打造成為一個全新的現代化的生態科技城。

產業:南昌市的經濟引擎

高新區作為南昌市的產業中心,一直以來都是南昌經濟發展的主要增長點,為江西省的經濟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高新區素以高新技術、制造業為主要發展方向,目前已初步形成電子信息及應用軟件、生物醫藥、光機電一體化、新材料四大支柱產業。

高新區優美的生態環境、濃厚的學術氛圍,吸引了眾多知名企業到此投資建廠。目前全區共有企業1800余家,外資企業200余家。規模以上企業 63家,其中技工貿總收入過千萬以上的企業有48家,過億元企業18家,區內現有7家上市公司,另有6家上市公司在區內投資辦廠。美國微軟、美國科勒、美國耶茲、法國ABB、德國G&D、等一批國際知名跨國公司和臺灣東元、中興通訊、深圳方大、江銅集團、TCL等一批國內知名企業在該區均有投資。南昌高新區已成為江西省科技含量最高、產業集聚效應最顯著、發展速度最快、創新能力最強的經濟區域。

近年來,高新區主攻光伏新能源、光電LED、航空產業、生物醫藥、服務外包等六大新興產業。依托六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區已引進和培育各類技術中心48個,其中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4個,重點實驗室15家,博士后工作站11個。當前,高新區的高新產業重大項目穩定在全省40%,全市的60%左右。2009年,省高新產業重大項目全省有32個,南昌市有19個,高新區就有12個。

此外,總投資500億元的南昌光伏產業園、20多萬平方米的廠房建設、南昌航空城等項目也正在緊張有序地推進之中。

交通:四通八達的道路網

高新區位于南昌市東部,扼守南昌東大門,具有良好的區位優勢。園區內擁有完善的道路循環網絡,交通四通八達,十分便利。

近年來,高新區的交通配套也在逐步完善,一系列道路橋梁改造工程在高新區啟動。2009年通車的青山湖隧道大大改善了高新區的交通,同時也成為連接高新區與市中心的”紐帶“。改造后的瑤湖大橋、紫陽大道以及新建的艾溪湖大橋使整個城東道路更加便捷、高效。區域內,有“江西第一路”稱號的紫陽大道,東西貫穿整個高新區,與南北橫向的昌東大道、高新大道、京東大道、青山湖大道和東西縱向的北京東路、陽明東路、富大有堤形成“四縱四橫”的完善路網。京福高速穿區而過,加大了該地區與外部的聯系。而在建的地鐵一號線,還會從這里穿行而過,將拉近該區域與市中心地區的距離。

未來,南昌將步入地鐵時代,從而全面完善地上、地面、地下三大交通網絡體系。根據南昌地鐵1號線的規劃,從終點站省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出發,途經紫陽大道、艾溪湖、高新大道、青山湖大道,經過上海路、北京東路、北京西路可直達八一廣場,只需半個小時。此外,根據規劃,地鐵3號線將直達瑤湖——這里將建一座瑤湖島中央公園,是包括住宅、研發大樓、商業街的CBD。

配套:未來的宜居新城

隨著高新去產業的不斷聚集與發展,高新區基礎設施也日趨繁盛。全省開發區中唯一的南昌海關辦事處以及電信分局,供電分局,總裝機容量58.5萬千瓦的變電站,日處理污水100萬噸的污水處理場首期33萬噸工程已投入使用,自來水管網、有線電視網和高速寬帶網絡與市區直接聯通,產業區實現了道路、通訊、供水、供電、排水、排污、煤氣管網和土地平整“七通一平”;區內建有休閑公園、湖景公園、花園式科技人員公寓、賓館、酒店、寫字樓、工業標準廠房以及設施優良的寄宿學校和商貿網點,高新區已成為江西省投資軟硬環境最好的區域。

此外,生活配套也在逐步完善。瑤湖大橋、艾溪湖大橋、地鐵1號線、省奧體中心、省藝術中心等基礎設施建設也在逐步展開,助推了高新區區域性配套的全面崛起。與此同時,眾開發企業紛紛搶灘高新,一大批高規劃、高品質的居住、商業及城市綜合體項目落戶高新。保利·東灣國際、綠地高新城市綜合體、浪琴灣、贊城 、博泰集團等,高新區的居住、生活、商業等開發規模正在空前發展。艾溪湖、瑤湖以及一排排生態化景觀道,為高新區披上了一件綠色的外衣,未來這里將成為一座令人向往的宜居新城。

根據高新區的規劃,幾年后,從京東大道的中凱藍域、規劃中的國際社區到昌東大道總部經濟帶,再到紫陽大道商務經濟帶、省奧利匹克體育中心,將形成一條“Z”字型的高新區商務、居住帶。其中,國際社區將建住宅、學校等多種配套設施,而大學城十余所高校的環繞,讓這里充滿了人文氛圍。未來生活在高新區,無論是出行、購物、娛樂還是教育等等,都將變得十分方便。

環境:綠色生態科技城

高新區坐落于南昌市區東部、風景秀麗的艾溪湖風景區,有著優美的自然環境和迷人的自然景觀。園區北依贛江,內有瑤湖、艾溪湖、青山湖鑲嵌其中, “一江相臨,三湖相間”,綠化率達50%以上,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態稟賦,是市區內大氣質量最好和生態環境之最佳區域。

在人們的印象中,只要是工業區便好像離不開污染,但是在高新區,即使走進廠區內部,也聞不到廢氣、聽不到噪音,看不到高高的煙囪和排除的廢氣……這些都離不開高新區的發展理念。

目前,高新區產業發展已經由傳統高新技術向戰略性新興產業轉型。以太陽能光伏、半導體照明、服務外包等環境友好型的低碳產業作為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打造,全力建設低碳經濟先行示范區,如今在高新區的企業中,大部分企業實現了清潔生產。

長期以來,高新區在追求招商引資規模的同時,更加注重招商引資的質量,大力開展生態、綠色招商。對“兩高一資”項目一律“亮紅燈”,絕不能以犧牲生態來換取眼前利益,更不能為今后的發展留下包袱。同時,每年安排財政專項資金進行扶持,區內企業全部使用(電、氣等)清潔能源。使高新區天更藍、水更清,生態環境更好。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高新區毅然放棄了16億多元的商業開發項目,圍繞4平方公里的天然湖泊艾溪湖,精心打造了占地2600多畝的艾溪湖森林濕地公園。

觀點

南昌高新獨立生態城

在產業經濟的發展過程中,非平衡增長論一直指導產業經濟的演進。非平衡增長論認為,在產業結構的演進中,應選擇好帶頭的先導產業,加以重點發展,先導產業的發展帶動其他相關產業的發展。非平衡發展論說到底是市場的選擇。在資源有限的條件下,市場無形的指揮棒指揮著產業經濟先導產業的發展,其余才是長尾產業的集群效應。

同樣目前城市區域房地產的發展也體現著非平衡的發展理論。在城市資源有限的條件下,城市區域房地產繁榮總是以跳躍性的區域發展態勢,而不再是以前的圍繞城市中心都市圈,向城中心四周“攤大餅”的模式蔓延均衡發展。未來的城市發展將是以一個主城區為中心,若干個衛星城市密布四周,形成一個城市群。而在這個城市群中,每一衛星城都以一個獨立的生態城市而存在。

事實證明,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正在經歷這樣發展。以北京為例,受科技產業、IT產業的興起,以及高校產業的影響,北五環區域房地產產業的發展一直優于南三環。同時奧運會的成功舉辦,又將奧體板塊價值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雖然在傳統行政區域劃分上,隸屬河北省的燕郊比不上順義、平谷等區,但隨者北京CBD東擴,大交通體系的完善,商業配套的東移,燕郊成為房地產市場熱點板塊,也是房價上漲最快的板塊。

城市區域房地產的跳躍性發展,有著發展的共性。一方面,區域經濟發展較好,另一方面,區域城市規劃進入執行日程,最后,區域出現絕對利好的概念炒作題材。無論是北京的燕郊板塊,還是上海的川沙板塊的房地產市場發展,都是如此。

說到南昌亦是如此,在城市資源配置有限條件下,隨著城市人口不斷膨脹,城市迫切需要另一個CBD和一個新的宜居區域來緩解不斷增長剛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南昌市政府“一江兩岸”的長遠規劃,十年之功成就了紅谷灘新區。但紅谷灘規劃的局限性,使得區域無法無限制的擴大。在日益增長的不動產投資性需求面前,急需一個新的熱點板塊的出現,于是京東板塊成了必然的選擇。

高新是南昌的產業中心,經濟發動機,集聚了10多萬財智人士在此生活;同時區域既有瑤湖、艾溪湖的湖景資源,還有臨近贛江的濱江風景,適合宜居,還有高新完善的商業配套也在為其加分。高新有成為有一個熱點區域一切要素。

如果你錯過了紅谷灘,千萬不能錯過高新。

文章標籤

鉅亨號貼文

看更多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