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利空來襲,期市夏日涌"寒流"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06-08 10:35

就投資策略而言,投資者對于眼下的大宗商品不宜盲目看空,目前的市場狀態已不適合逢低繼續空頭思路。在隨后的幾個交易日里商品若慣性下跌,則可逐步將中線空頭頭寸獲利了結,并轉為短線多頭思路。

 大宗商品自五月以來跌幅驚人,數據顯示,國際原油從每桶87美元跌至67美元附近,銅從每噸63300元跌至50000元附近,整個工業品期貨平均跌幅超過25%。在市場一片看空聲中,投資者應該如何把握商品的走向?筆者認為,以下一些因素可以幫助我們確認市場短期底部已經出現。

 首先,歐洲債務危機短期利空出盡,美元指數上升勢頭將延緩。歐洲債務危機問題影響了市場對全球經濟復蘇的信心,近日匈牙利官員警告稱該國面臨與希臘類似的財政危機令市場擔憂情緒加劇。隔海相望的美國市場也不盡如人意,雖然非農就業數據短期稍有好轉,但由于此數據存在的滯后效應,投資者擔心由政府驅動的經濟復蘇力度比預計弱,導致美國股市于上周連續下跌。兩區域市場強弱比較的結果顯而易見,也就是美元、黃金持續上漲。結合全球經濟的變化,筆者認為近期美元指數將在90附近完成自去年11月份從74.18上漲以來的中線反彈格局,出現合理的回調,進而給處于冰天雪地中的工業品如跌幅較深的金屬、橡膠帶來一絲反彈希望。

 其次,從投資心理角度來看,密集出臺的政策舉措將出現緩和,其對行情發展的影響力也將逐漸弱化,短期將不會繼續利空工業品,這為期貨市場提供整體利多氛圍。實際上,中國需求的預期變化導致近期市場理性暴跌。住建部、央行、銀監會三部門上周六聯合發布《關于規范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中第二套住房認定標準的通知》,從政策角度繼續量變投資者對房地產未來的預期,各家銀行對于二套房的認定將陸續由原先以家庭為單位單一的“認貸”變為以家庭為單位“既認房又認貸”原則。房地產市場的下游需求預期減緩直接影響了上游的供求關系惡化,市場隨處可見資源品“高庫存”預期。如果將來持續出臺抑制房價泡沫的政策,支撐了中國經濟多年發展的房地產將扮演何種角色?結合各種因素分析,政策密集出臺的情況將出現緩和,其對行情發展的影響力也將逐漸弱化。

 最后,從商品分類來看,金屬、能源化工等工業板塊無疑是本輪下跌的主導力量;而令人大跌眼鏡的農產品,也從通脹預期的光環中逐波回調,令眾多有著“通脹預期、價格必漲”理念的投資者深套其中。理念雖好也需要注意兩點“通脹預期未必真的通脹、價格上漲也要落實品種”。如四月觀點強弱轉化出現變盤的信號相似,新一輪的強弱轉化又將開始,筆者相信慣性下跌后的短期反彈也將在跌幅較深的板塊中依次展開,由弱變強、循序漸進。

 綜合而言,在沒有新一輪恐慌性金融危機的前提下,大宗商品期貨市場跌幅波動率已近極限,后市出現一定幅度的反彈并非意外。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