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盤點2010年十大民生話題 入托難地溝油等入選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12-17 10:40

2010年,收入分配改革,農產品漲價,西南大旱,農民“被上樓”,入托難,地溝油回流等入選媒體十大民生話題。

中新社援引半月談12月17日的報道稱,梳理近一年的民生熱點,我們既承受著民生之多艱的撞擊,也體味到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努力。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我們在重溫那絲絲暖意的同時,更應該銘記教訓和警示,攜手共濟,力克時艱。

“樓市新政”動真格

話題背景:樓市在金融危機中經歷短暫低迷后再度火爆,房價從2009年下半年開始飆升,到今年初幾乎到了失控的地步。4月17日,《國務院關于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通知》發布,拉開了今年樓市第一輪調控的大幕。此后房屋成交量急劇下滑,但價格依然堅挺。經過近半年的僵持、博弈,多地樓市成交回暖,房價報復性上漲陰云襲來。9月29日,有關部委再出重拳,開始年內第二輪調控。“暫停第三套及以上房貸”、“限定購房套數”等“史上最嚴厲”政策再次點燃民眾房價回調的期待。

點評:在“住房問題既是經濟問題,更是影響社會穩定的重要民生問題”的定調之下,樓市調控終于動真格了。希望這次能沖破利益阻撓,嚴格執行相關政策,打破越調越漲的怪圈。

收入分配改革起步

話題背景:從年初到歲尾,收入分配話題始終備受關注,熱度不減。這是因為分配不公已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大障礙,尤其是在擴大內需、加快轉型的今天,“分好蛋糕”的分量絲毫不亞于“做大蛋糕”。今年2月初,中央領導就多次強調要加快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十七屆五中全會進一步提出,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并將“城鄉居民收入普遍較快增加”作為今后5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

點評:推動收入分配改革是“順應各族人民過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具體體現,也是“保障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必然要求。

農產品接力漲價

話題背景:從去年就開始上漲的大蒜價格今年繼續飆升,以前買一堆大蒜的支出,現在只能買一頭,網友戲稱“蒜你狠”。隨后,綠豆、白糖、蘋果、蔬菜等農產品輪番漲價,“逗你玩”、“糖高宗”、“蘋什么”等詞匯一時爆紅網絡。物價水平也水漲船高,10月居民消費價格水平(CPI)同比上漲4.4%,比9月漲幅擴大0.8個百分點。面對嚴峻形勢,國務院于11月19日出臺穩定物價的16項措施,要求保障群眾基本生活。

點評:農產品又成了物價上漲的第一推手,除了自然災害、人為炒作等因素外,我們或許應更多關注深層原因,出臺治本之策

西南大旱的考問

話題背景:玉樹大地震、舟曲泥石流、長江等流域水患……我們在慨嘆天災無情的同時,也倍感救災中的人性溫暖。而自去年秋季持續至今年春季的西南地區特大干旱,造成5000多萬人受災、近500萬公頃農作物受損,暴露出我國水資源調蓄能力較低、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社會抗災減災意識薄弱、旱情監測預報預警能力不足等問題。

點評:西南旱情持續時間之長、波及范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造成損失之重,歷史罕見。除了氣候等自然原因外,我們還應反思旱災背后的人為因素。

富士康員工維權之痛

話題背景:自1月23日第一跳起,今年富士康員工已有10余人跳樓身亡。尤其在5月一個月,即發生多達7起跳樓事件。常年的加班、枯燥的生活、微薄的工資、嚴苛的管理使許多年輕員工看不到生命的樂趣和希望。他們以死抗爭,把富士康推向了道德絕境。在政府有關部門的強力干預下,在社會各界的共同推動下,6月初,富士康公司宣布,全面上調薪資標準,一線員工加薪66%,跳樓事件慢慢平息。

點評:體面勞動、尊嚴生活的權利永遠不能被剝奪,然而犧牲不是必須的。在今年勞資沖突頻發的背景下,一種更平和、更理性的勞工維權制度亟待建立。

多地農民“被上樓”

話題背景:一場讓農民“上樓”的運動,正在全國許多地方上演。集中居住、舊村改造、加快城鎮化步伐成了堂皇的理由,而其實質,正如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陳錫文指出的,是把農村建設用地倒過來給城鎮用。輿論認為,這種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的做法,如果嚴重違背農民意愿,肆意侵犯農民權益,將會演變成一場新的圈地運動。

點評:農民“被上樓”已有多年,中央也批過多次,然而不但不見收斂,還愈演愈烈了。對建設用地的極大渴求,對土地財政的深度依賴,已使一些地方政府欲罷不能。這條不歸路還要走多遠?

校園安全頻敲警鐘

話題背景:3月23日至5月12日,在福建南平、廣東雷州、江蘇泰州等地,50天內相繼發生了6起校園襲擊事件,造成多名師生傷亡。流血死人的慘劇使觀者淚下,接連發生的校園悲劇更讓大眾憂心如焚。政府對這些案件高度重視,除了采取強有力的治安措施外,正在著力解決一些深層次問題,包括處理社會矛盾,化解糾紛,加強基層調解作用等。

點評:學校不僅僅是傳授知識的搖籃,也應該是學生健康平安成長的樂園。如何讓校園成為一片安寧樂土,讓無辜的孩子不再受到傷害?關鍵在于政府、社會、學校、家人攜手編織一張安全保護網。

地溝油回流餐桌

話題背景:今年3月,一則消息讓人大倒胃口。武漢工業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全國糧油標準化委員會油料和油脂工作組組長何東平爆料說,據他估計,目前我國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溝油有200萬噸~300萬噸,我們每吃10頓飯,就有1頓碰上地溝油。而地溝油中的黃曲霉素是一種強烈的致癌物質,其毒性為砒霜的100倍。盡管此后何教授對上述說法予以了修正,但民眾關于地溝油的恐懼卻郁結于心,久久不能散去。

點評:“九龍治水”不改,食品安全難求。地溝油、毒奶粉、假蜂膠……還有什么等待著我們?

“入托難”困擾年輕父母

話題背景:今年以來,“入托難”的報道頻見報端。“入托難”已成為困擾群眾的熱點問題,甚至出現了家長通宵排隊爭搶入園名額的現象。“入托難”的背后,既有人口大量集中的客觀原因,也與學前教育資源短缺密不可分。前不久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就解決“入園難”問題提出五項措施,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點評:在公辦幼兒園無法一次性滿足入園需求的情況下,政府部門應首先投入資金,幫助民辦幼兒園改善辦學條件、設施和師資隊伍建設,使這些幼兒園轉變為合格的學前教育機構。

戶籍改革深度推進

話題背景:11月16日,成都宣布“徹底破除城鄉居民身份差異,城鄉統一戶籍,實現居民自由遷徙”,并于2012年實現城鄉統一戶籍。今年以來,重慶等地先后啟動統籌城鄉戶籍改革規劃。長期以來,由于戶籍制度的限制,絕大部分農民工無法在城市安居樂業。金融危機中農民工失業返鄉潮、今年初的沿海企業“用工荒”印證著,不適時改革現行戶籍制度,將嚴重影響我國城鎮化、工業化進程。

點評:不少地方在探索戶籍制度改革,但一些做法并未如人們預想的那樣受到城鄉居民普遍認可,大量農村戶籍居民對轉為城鎮戶籍不熱心、不積極。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對以放棄承包經營的土地為代價轉為城鎮戶籍后的生活保障缺乏信心。這說明,戶籍改革的關鍵是解決進城農民的后顧之憂。

(鄒光連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