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中美日三邊對話變數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21世紀經濟報道) 2009-08-05 12:07

2009年7月的大國演義最終定格在了28日落下帷幕的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S&ED)。首屆中美日三邊對話並沒有如外界期待的那樣於7月底在華盛頓舉行。

日本大使館8月3日向本報表示,「由於此前沒有正式發佈舉行三邊對話的信息,因此(此次擱淺)談不上取消,或者延期」。

中國外交部當天也向本報強調,中國官方也不曾公開發佈這一信息。

截至記者發稿,本報並沒有從美國政府得到關於三邊對話擱淺的任何評論。

不過,8月4日,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曾任中央外事辦公室參贊的劉江永教授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我並不認為(三邊)對話被終止了,(應該)只是延期了。」

此前,中國駐美大使館知情人士向本報華盛頓特派記者透露的信息則是「三邊對話暫時不會舉行。至少不會在近期舉行」。

日本PHP綜合研究所研究員前田宏子顯得略為樂觀:「或許9月後,(日本)新政府一成立,三邊對話就會重啟。」PHP研究所是由松下幸之助創立的一家日本民間研究機構,致力於為日本政府、政治家和研究人員提供相關研究報告。

三方會談時機尚未成熟

當然,中美日三邊對話沒有如期舉行還是引發了外界的廣泛猜測。

部分日本媒體報道稱,對話擱淺是因為中方告訴美日現在不是舉行三邊對話的合適時機,並猜測中方的顧慮在於朝核問題。

「這一擔心(朝核問題)是指,如果中美日舉行三邊對話,朝鮮可能會認為中美日會做一樁針對朝鮮的私下交易。」美國布魯金斯學院研究員卜睿哲分析說,這一解釋難以令人信服,而且「這一理由不足以讓中方變卦。因為以前韓國也有類似擔心,但是我們已經說服了韓國。而且三邊對話不會談朝核問題。」

卜睿哲不僅是參與此次三邊對話準備工作的美方人士,也曾多次參與了中美日在過去十年間舉行的主要由學者參加的非正式三邊對話。

此外,在不少分析人士看來,日本大選在即也是此次三邊對話擱淺的原因。

7月21日,日本首相麻生太郎行使了首相特權,解散眾議院,並定於8月30日舉行大選。從現在日本政壇的情況來看,執政黨自民黨的前途並不光明。

前田宏子分析認道,「大家都猜測執政黨自民黨會輸掉大選」,而自民黨和在野的民主黨在外交政策上有許多不同。民主黨內部也沒有統一的觀點。

劉江永同樣認為,如果三邊對話在日本大選前舉行,而日本政壇「在選舉後『變天』,那麼之前對話成果的落實就有待考量了」,因此,不如等大選塵埃落定再開展三邊對話。

有待塵埃落定的事情還有很多,8月4日,美國前總統克林頓訪問朝鮮,就美國兩名女記者被朝鮮扣押一事展開斡旋。這也給東北亞未來局勢帶來新的動向。

東亞安全結構難改

中美日三邊對話的消息最早是由日本媒體釋放的。日本共同社在6月5日首先披露,中美日三國外交部將於7月在華盛頓舉行首次三邊對話。

在中美高層互訪、對話日益密切的背景下,外界有很多聲音表示,這是日本擔憂中美接近,孤立日本的一個反映。

對此,劉江永很肯定地表示:「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日美同盟不會改變。哪怕中國的實力超過日本,這個結構也不會改變。」

當然,隨著中國經濟政治實力的提升,中日美三邊的平衡關係也發生了一些變化。特別是中美在一些問題上的立場開始接近。美國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一直對日本右翼篡改侵略歷史的做法持綏靖態度,但在小泉政權後期,以及安倍政權時期,美國政府和議會都對此做了抨擊。

不過,劉江永還是強調說,在安全問題上,東亞的結構性矛盾並沒有改變。事實上,美日在安全方面對中國的警惕和防範之心並沒有多少改變。

前田宏子的分析也委婉地表達了這一點。她告訴本報記者:「中國的崛起會改變亞洲權力格局。(雖然)中國政府希望和平崛起,但是日本國內希望維持中美日現有平衡關係。如果中美關係變得更加緊密,那麼日本可能會考慮更加獨立的外交政策,並增強軍備。」

文章標籤

鉅亨號貼文

看更多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