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房產

迪拜危機敲響房產泡沫警鐘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證券日報) 2009-12-02 10:29

上週四突然爆發的迪拜債務危機讓剛剛稍稍平息下來的全球金融界脆弱的心臟再度繃緊了,在迪拜政府宣佈迪拜世界590億美元債務延遲償付後,歐洲股市上週四創出七個月最大跌幅,亞太股市上周更是跌聲一片。而在結束四天假期後,迪拜等海灣市場週一恢復交易後同樣呈現出暴跌局面。最終,迪拜基準股市收盤重挫7.2%,為一年來最大跌幅;阿布扎比市場也受到牽連,股指暴跌8.2%,創3年半以來最大單日跌幅。迪拜違約風波讓國際金融市場又一次品嚐到了金融危機的惡果,也讓原本在全球金融資本市場上不可一世的「石油美元」第一次品味了「資產泡沫化」的味道。

從債務規模和潛在破壞力來說,迪拜世界倒債事件並不能與去年的雷曼兄弟同日而語,區區590億美元的倒債損失對於擁有龐大石油財富的中東石油資本來說,也不是不能承受。問題的關鍵在於,迪拜世界倒債事件讓石油美元再度面臨的新的資本出路的問題。我們知道,自「911」事件之後,由於美國政府加強了對來自中東地區資本的監管,使得大量石油資本不得不撤出美國市場,而近年來不斷高漲的油價又讓本來就十分臃腫的石油資本更加是負重不堪,石油資本不得不四處尋找新的投資出路。恰恰在這個時候,迪拜實施的一系列發展計劃讓這些對中東地區經濟發展情有獨鍾的石油資本發現了投資的「新大陸」。石油資本的大量湧入讓迪拜的沙漠上呈現出「海市蜃樓」的幻象,世界最高摩天大樓「迪拜塔」和全球最大人工島「棕櫚島」等宏大工程讓迪拜名噪一時,資本的堆砌自然而然產生了資產的泡沫化。2007年1月以來,迪拜的平均房價增長了一倍。到去年10月,當地房價已超過4300美元/平方米。即便是迪拜相對偏僻的區域,也要比上海日韓商人最為集中的高檔CBD古北新區的營業房租金高出兩三倍。這種不切實際地大舉借債發展房地產、旅遊和金融業的發展模式是十分脆弱的,一旦後續資本無法及時跟上,後果不

然而,俗話說:繩從細處斷,怕什麼就來什麼。去年以來在全球金融界上空刮起的金融海嘯讓國際資本市場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在這種背景下,各國資本紛紛退回本國市場尋求自救,使得泡沫化十分嚴重的迪拜市場出現資金斷裂跡象。由於迪拜市場主要面向高端市場,而在這次金融危機中,高端市場遭遇到的衝擊最大,最終導致了迪拜世界倒債事件的發生。迪拜事件本質上是這輪金融危機的延續,這也讓近來一直吵嚷著要實施刺激經濟政策退出的調門一下子低下來許多,它警醒我們,切勿低估金融危機對全球經濟發展的衝擊影響,盲目的過早的退出刺激經濟發展政策可能會讓我們在後市嘗到更大的苦頭。

嚴格來說,迪拜事件的發生並不新鮮。早在12年以前,亞洲金融危機中已經上演出了同樣的一幕,在那場危機中,東南亞地區幾十年的經濟發展成果毀於一旦。遺憾的是,人們總是「好了傷疤忘了疼」,資本總是追逐著利潤最高的行業投資。而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地產業的利潤大大高於製造業利潤,這也使得資本首先湧入發展中國家的地產市場。這種現象在我國也同樣呈現,近來,由於我國政府面對全球金融危機採取了一系列果斷有力的刺激經濟發展政策,促使我國的GDP有望維持8%以上的發展速度。我國經濟的迅速恢復,吸引了大量國際游資和避險資本。據香港特區金管局披露,僅僅在10月一個月內,就有超過5000多億的美元流入香港市場,而這其中的一部分肯定會通過或明或暗的方式進入內地市場。今年以來我國房市和股市的上漲背後,隱隱約約的浮現出來的是國際游資的黑手。據媒體報導,儘管我國一線地區如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房價出現了大幅上漲,但是所購房屋的實際居住率還不到五成,這表明購房者的購房動機主要是用於投資,而不是想去居住。

一線城市房屋購而不住的現象值得我們警惕,特別是在迪拜事件之後,我們對於地產的可能泡沫化後果要抱有高度的警覺,嚴防迪拜事件的重演。

文章標籤

鉅亨號貼文

看更多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