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分析〉2011年全球糧價飆漲危機將至 如何趨吉避凶?

鉅亨網編譯李業德 綜合外電 2010-12-29 16:11


全球的食品價格高漲至危險水位,傳聞如 1974 年和 2008 年間引發亂象的糧食危機,即將再度席捲市場。許多災禍將至的跡象浮現,但各國政府在遭受嚴重傷害前,應可先行遏止問題根源。

敲起警鐘的是如小麥、玉米和稻米等大宗農產品價格,聯合國糧農組織 (FAO) 的糧食價格指數,今 (2010) 年 6 月至 11 月期間飆漲 26% 之多,逼近 2008 年的巔峰區間。對於需要進口食物的諸多貧窮國家,包括菲律賓、墨西哥、奈及利亞和巴基斯坦而言,造成相當大的負擔。


糧食高價問題衝擊窮人,目前市場尚沒有大問題爆發,但糧價呈現混亂上漲趨勢。以印度為例,以往洋蔥價格的飆漲曾導致政局波動,而現在洋蔥價格再度出現如天高的漲勢。

對多數大型國家來說,糧食價格是國內政務問題,平均僅有 12% 出產穀物用以作為進出口貿易。在如中國、俄羅斯和印度等大國內,糧食的價格往往由政府規定,和國際售價走勢關聯性不大,然而即使是這樣的國家也正受糧價災禍所苦。

中國唯一仰賴全球市場的農產品為黃豆,然而國內如豬肉和海藻等農產品,售價也呈現飛漲。而根據聯合國 (UN) 資料,印度內部有 1/5 人口面臨營養不良問題。兩國均面臨各自的難題,印度的基礎設施發展甚差,因此 1/3 的農產品在到達市場前已然變質,但有更深層的原因潛藏加速問題惡化。

糧食短缺似乎並不是原因之一,儘管估計明 (2011) 年大宗穀物需求將揚升 2%,但產量卻將下滑 4%,但根據荷蘭合作銀行 (Rabobank) 資料,穀物儲備量可抵銷使用量總數的 17%,位在合理的緩衝區間。

世界人口增長或開發中國家飲食習慣改變,看來也不是主要問題。糧食的額外需求,或許會令市場變得更容易爆發危機,但中國引進機械化耕作方式,印度和非洲也有潛力創造更高的農業庫存量。

真正主要的原因,看來可能是錢太多了。

印度政府為了促進經濟復甦,正大筆印製鈔票投入市場。這點帶來兩個副作用,首先,投資人購買對沖經濟的商品曝險;其次因低利率政策影響,減少了囤積貨物的機會成本,糧食價格因此被拉高-印鈔現象尤以中國最甚,今年內貨幣供應量增長近 20%。

糧食漲價的情況會否轉變成危機,取決於兩項條件。首先,政策決議者的觀點是否短視近利。在糧食面臨短缺或者糧價高漲的情況下,政府往往禁止或限制糧食出口。

有時候這種做法或許正確,俄羅斯最近的乾旱現象,已令其面臨實質的小麥短缺困境;且印度剛禁止洋蔥出口,望舒緩最近的漲價情形。

然而印度在 2007 年間也曾發布稻米出口禁令,但當時國內仍有龐大的儲量盈餘,造成全球稻米價格飆漲一倍。在 2008 年有超過 30 個國家減少出口,出口禁令往往造成國外糧價飆漲,也令無法出口賺得高利益的農民抑制生產量。

第二點條件是石油的價格,石油漲價將令糧食運輸成本上升。在此同時,高油價也促使各國政府,將穀物投入製造生質燃料,一旦原油漲至每桶 60 美元,此種燃料身價便開始顯出競爭力。

根據《路透社》調查,2011 年平均油價估計為每桶 84 美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表示,掌握全世界 2/3 玉米出口的美國,在 2008 年糧食危機期間,投入大量穀物製造生質燃料,造成玉米價格飆漲 70% 之多。這樣的價格扭曲,將直接威脅到世界上的貧窮族群。

明年的糧價動亂可能發生,但卻不是無法避免的。隨著人口數量膨脹,世界確實得習慣漸增的糧食恐慌,但冷靜的政策擬定態度,仍足以防止真正的危機爆發。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