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行業

"淡季電荒"拷問供電行業高利潤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1-05-19 13:51

還沒有到夏季用電高峰,浙江、江蘇、上海、湖南、湖北、廣東等地卻已出現“淡季電荒”,不得不采取拉閘限電措施。江浙地區眾多企業早在開春之際就被迫“開三停一”;到6至9月,連寶山鋼鐵集團這樣的大型央企也將被限電。專家估計,今年有可能是自2004年大缺電以來電力供應最緊張的一年。

如果是因為發電能力不足導致電荒,尚且可以理解,但是,我國發電產能嚴重過剩。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發布的數據,2010年中國用電總量為4.19億千瓦時,僅為發電能力的40%,60%的發電產能處于閑置狀態。發電產能過剩,為何還出現電荒?因為電煤價格上漲,而上網電價不漲,導致眾多發電企業虧損,甚至越發電越虧損,于是他們寧肯、被迫少發電或不發電,發電產能由此閑置。

人們常常質疑電力行業的高利潤、高待遇,其實,電力行業分為兩大塊:發電行業和供電行業。前者把電賣給后者,后者再把電賣給用戶。發電行業虧損并非一年兩年的事,但供電行業一直富得流油。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告,2010年前11個月,我國供電行業實現營業收入2.19萬億元,同比增長20.84%,占整個電力行業的65%,實現利潤總額592億元,同比增長18.28%。

我國供電行業由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分區域壟斷,前不久媒體曝光的國家電網安徽省電力公司以“車改”的名義給每名副處級以上干部配發專車、以超低內部銷售價集資建別墅,可資佐證供電企業之富,而供電企業的富裕和胡亂花錢,以壓低上網電價為代價,以發電企業虧損、發電產能閑置為代價,以大面積電荒和拉閘限電為代價。為了一個行業的高利潤,企業的正常生產、居民的正常生活、經濟的正常發展都受到了影響——什么是發展的“瓶頸”?這就是典型的“瓶頸”;電荒的癥結在哪里?就在供電行業那里。

這種情形,讓人很容易聯想到蔬菜:電煤價格上漲,猶如農民種植蔬菜成本上升;蔬菜收購價低得離譜,猶如上網電價偏低;低得可憐的蔬菜收購價讓農民血本無歸,甚至鬧出人命,猶如發電企業虧損嚴重;但城里的蔬菜貴得讓人吃不消,猶如企業用電、居民用電價格不菲……通過這段時間的報道和討論,我們知道“菜賤傷農、菜貴傷民”這個怪圈的癥結在于流通環節的高成本、高利潤,同理,供電行業相當于電力“流通環節”,他們同樣攫取了高利潤。就高成本而言,如果說蔬菜流通環節的高成本主要體現在高昂的油價、過路費以及無處不在的罰款,電力“流通環節”的高成本則主要體現在供電企業的高工資、高福利以及那雙胡亂花錢的手。

作為壟斷企業,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卻不能保證電力供應,享受著壟斷的種種好處,但沒有履行壟斷者的責任。事實上,與上述省份“淡季電荒”形成強烈反差,內蒙古、甘肅、新疆等地則面臨著電力外送困難,大量電能“窩”在這些地方輸送不出來。供電企業有錢,但他們把錢花在違規配專車上,花在建別墅上,而不肯把錢花在加快電網建設上。

解決電荒問題,顯然要靠激活閑置的發電產能,要靠提高上網電價,將供電行業的高利潤分一部分給發電行業,以提高其發電積極性。發電和供電企業均為國有企業(其中大部分是央企),電價實行政府定價,如何理順價格,平衡兩類企業之間的利益關系,這是相關政府部門應負之責——請注意,在供電行業利潤豐厚的情況下,千萬不要打提高居民用電、企業用電價格的主意,不要動輒以“ 節能減排 ”的名義加重企業和民眾的負擔。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