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國外咋處理臨過期食品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2-02-01 03:23

近日,國家工商總局要求,對即將到保質期的食品在經營場所向消費者作出醒目提示。此前,由于一些消費者在購買食品時沒有養成查看生產日期及保質期的習慣,如果商家將臨過期食品與其他食品混合擺放,或者大折扣促銷,消費者就可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將其買走,然后稀里糊涂地吃掉,或者事后發現無奈地扔掉。那么,國外是如何處理臨過期食品的呢?我們不妨借鑒一下。

●加拿大明天要過期今晚就處理

晚上9點,在一家營業到深夜12點的大型連鎖超市,一個年輕的工作人員正逐一檢查貨架上的各類糕點,只見他不時地把各種面包放進身邊小車上的大塑料袋里。

記者很好奇,走近了一步,發現自己常買的那種面包也被扔進了袋子里。“為什么不賣了,有什么問題嗎?”“哦,對不起,這些面包明天就要過期了,所以要處理掉”。“這么好的東西扔掉多可惜啊”。“不會的,我們今晚就會把這些糕點送到食品周濟庫,明天一早他們就會分發給需要食物援助的人了”。

據了解,把即將過期的食物減價出售或捐給慈善機構,把已過期的食品銷毀是商家的慣常做法。在加拿大,幾乎所有的超市都會在晚上結業前的2—3個小時內,把當天或是第二天必須賣完的食物以非常低的價格賣掉。那些即使打折后仍未賣完的食品就被當成垃圾處理了。如果因極個別疏漏,沒有及時把過期食品下架,一旦被發現或收到顧客的投訴,他們會馬上將這些漏網之魚處理掉,確保消費者的利益和自己的聲譽。

●新西蘭 明確標出最佳食用日期

新西蘭對涉及千家萬戶健康的食品衛生問題高度重視,對食品安全控制得非常嚴格。

奧克蘭市一家大型連鎖超市的部門經理艾琳告訴記者,過期的食物,超市會分類處理。過期的肉類食品直接扔進垃圾桶;乳制品由養豬場派人來收集做肥料;雜貨食品和罐頭食品送到慈善組織,由他們安排發給有需要的人。

艾琳經理還特別提到,超市食品外包裝上通常有“食用日期”和“最佳食用日期”的標識。“食用日期”是指在這個日期之后繼續食用該食品可能影響健康,超市必須停止銷售。超市販賣已經過了“食用日期”的食物屬于違法行為。如果被發現是故意販賣過期食品,將受到罰款處理。“最佳食用日期”是指食品的質量在該日期之后就會減低,但繼續食用不會有健康安全問題。在合理存放的前提下,零售商還是可以繼續出售的,但通常都會降價處理。

●英國 過了最佳食用期就得打折  

每晚趕在超市下班前,購買既便宜又絕對安全的快過期食品,是很多英國人的做法。人們的信賴主要源于英國在食品安全上的嚴格規定和監管,若銷售方不遵守法規,一旦查出將會面臨被民眾起訴和巨額罰款的危險。

超市里這些打折商品并不是食品過了保質期,而只是過了最佳食用期。英國食品標準局發言人告訴記者:“最佳食用日期標志著食物的口感,而非食物的質量。因此吃過了最佳食用期的食品,絕對不會導致食物中毒。”英國環保組織“廢品與資源行動計劃”發起過食品節約活動,挨家挨戶教人們怎么理解“最佳食用日期”,如何區分“此日期前最佳”、“此日期前食用”和“出售期限”。

●日本 保質期前幾個小時必須丟棄

日本便利店食品架上,通常擺著便當、面包、飯團、三明治等保質期只有1—2天的食品,為保證新鮮,店主會在距保質時間幾個小時前就丟棄。據悉,日本每天有幾十噸食品垃圾產生。

那么日本便利店是如何處理這些下架食品的呢?總體上來說,日本便利店將下架食品都做成了肥料和飼料,從而形成一個循環再生系統。

“7-11”便利店早在1998年就在北海道札幌市內實施家畜飼料化實驗,將下架食品加工成豬飼料,賣給養豬農戶。農戶將來再將飼養的豬賣給“7-11”便當工廠當原料,豬的糞尿則加工成有機肥料。

●德國 一旦過期就當垃圾來發電

在德國,近年來隨著生物發電再生能源發電市場的發展,就連被倒掉的食品垃圾也被用來發電。德國聯邦食品回收協會就有80家回收食品中型公司,他們利用這些食物垃圾發酵后產生的沼氣來發電發熱。上門回收處理餐飲業泔水的瑞食品公司,每年處理25萬噸食品垃圾,發電5400萬度,可供2.5萬個家庭用電。發電后剩下的生物燃油,既環保又可贏利。聯邦食品回收協會對記者說,利用過期食品,德國每年節省至少200億歐元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