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科技

路透社:活在阿里巴巴陰影下的中國電商公司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11-27 09:42

導語:路透社今天刊登題為《與馬雲共存:阿里巴巴陰影下的生活》(Surviving Chairman Ma: Life in the shadow of China s Alibaba)的文章稱,阿里巴巴集團在中國電商市場的優勢地位擠壓了許多競爭對手的生存空間。在這樣的情況下,蘇寧和京東等公司分別利用自身的優勢嘗試在這一市場佔據一席之地。

以下為文章全文:

在加州帕洛阿爾托的一處小型研究實驗室中,中國最大的家電零售商正在學習如何參與互聯網的競爭。深圳上市的蘇寧雲商正試圖利用硅谷精神來迎接不可避免的挑戰:在中國蓬勃發展的電商市場與阿里巴巴集團競爭並取得成功。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長馬雲近期在杭州總部表示:“如果你希望進入在市場,並考慮與天貓和淘寶競爭,那麼這就已經是一個錯誤。相反地,你應當找到阿里巴巴集團所做的不足之處並加以彌補。”

根據諮詢公司Euromonitor的數據,通過天貓,阿里巴巴集團目前控制中國在零售銷售的半壁江山,而類似eBay的淘寶在中國C2C在銷售市場份額約為80%。阿里巴巴集團同時也在籌備IPO(首次公開招股),估值很可能超過1000億美元。作為對比,中國第二大電商公司京東的市場份額接近13%。以家電銷售起家的蘇寧在中國在零售市場的份額僅略高於3%。

不過盡管阿里巴巴集團的地位十分強大,但中國在市場的巨大潛力也不可忽視,並吸引了類似蘇寧、京東,以及沃爾瑪旗下1號店和亞馬遜等公司。

Bain & Co的研究數據顯示,今年中國在零售行業的總銷售額預計將達到1.7萬億元人民幣,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在零售市場。該公司預計,到2015年,中國在零售的銷售額每年將增長32%,這一速度達到美國的兩倍。分析師同時預計,到2015年,在零售將占中國總規模31.5萬億元人民幣零售市場的超過9%。而到2028年,這一比例將上升至1/4。

蘇寧CEO及董事長張近東表示:“我們並不認為,在中國的電商行業,市場將被阿里巴巴集團一家公司主導。中國市場非常廣闊,有龐大的人口基數。”

贏家和輸家

在中國電商市場的爭奪中,一些知名公司已遭遇失敗,而未來這樣的“流血廝殺”仍將繼續。根據Euromonitor的數據,亞馬遜旗下卓越網(目前已轉型為Z.cn)的市場份額2012年為1.7%,遠低於5年前的7.3%。亞馬遜並未對中國業務運營做出評價。去年亞馬遜曾表示,中國市場的規模十分巨大,並希望成為中國前三大電商公司之一。

由貝恩資本支持的蘇寧的競爭對手國美市場份額已下降至0.4%,低於去年的2.5%。其他市場份額逐漸滑坡的公司還包括噹噹網、戴爾、新蛋網、紅孩子和麥考林等。

與此同時,阿里巴巴集團的天貓市場份額正快速增長,去年為50.6%,高於2010年時的35%。作為對比,亞馬遜在美國的市場份額接近1/5。

京東首席運營官沈皓瑜表示:“如果你看看市場競爭形勢,目前所剩的競爭者已經不多。而實際情況是,在2到3年時間裏,所剩的公司將進一步減少。這就是當前的競爭水平。”京東的股東包括沙特投資公司Kingdom Holding Co.。

發揮優勢為關鍵

中國政府正在扶持在零售行業,上周發布的一些檔案旨在鼓勵消費者在購物。然而,由於几乎沒有公司能與阿里巴巴集團正面競爭,因此其他零售商正在尋找細分市場,或是利用自身的現有優勢,例如下零售網絡或社交媒體。

中國目前的專業電商網站包括化妝品行業的聚美優品、酒精飲料行業的也買酒,以及折扣零售行業的唯品會。唯品會於2012年第四季度實現了盈利。而易迅網則利用了騰訊的熱門社交消息應用微信來吸引在消費者。微信目前在全球擁有接近3億用戶,並已成為中國最流行的社交消息應用。而阿里巴巴集團則持有新浪微博的18%股份。

波士頓諮詢集團中國合伙人傑夫·沃爾特斯(Jeff Walters)表示:“如果你專注於某一行業,你可以比大型網站做得更好。大網站通常試圖為所有人提供一切。”

沃爾瑪總裁及CEO董明倫(Doug McMillon)本月表示,沃爾瑪控股的1號店正利用母公司的全球覆蓋,為中國消費者提供進口商品。在1號店的幫助下,第三季度沃爾瑪的全球電商銷售增長了接近40%。與此同時,沃爾瑪401家中國門店的客流量下降了8%。

生存的競爭

在規模和商品品類方面,京東是最接近阿里巴巴集團的公司。該公司專注於利用自有品牌直接銷售,這帶來了優勢,因為消費者對於從一家大而全的零售商購買商品更有信心。不過由於涉及品類很廣,因此京東與天貓的競爭更激烈。這可能導致該公司陷入與資金更雄厚競爭對手之間的價格戰,從而不利於利潤。

零售行業諮詢公司Kantar Worldpanel董事總經理傑森·於(Jason Yu)表示:“中國電商市場很可能出現整合,最終形成一到兩家大型在商店以及多家小型專業網站。我認為介於兩者之間的公司可能走向消亡。”

對於蘇寧等傳統的實體連鎖零售商來,發展在業務也是繼續生存的關鍵。蘇寧今年已關閉了近100家門店,至少6年來首次減少開店數量。蘇寧同時部署了二維碼掃描系統,幫助店內消費者在網上購物。此外,蘇寧還加強了技術員工團隊和地區分發中心,從而解決在銷售的物流瓶頸。

對於位於帕洛阿爾托的實驗室,張近東希望這有助於加強蘇寧在業務的優勢,幫助該公司更好地與阿里巴巴集團和京東競爭。他表示:“在科技行業,我們有許多事需要學習。對我們來這是一個全新的理念。我們正在學習,市場也在學習,整個國家都在學習。”(邱越)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