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盤點來自“潔癖”生物的仿生學靈感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4-20 10:26

(本文出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作者:昆陵)

蓮花為何出污泥而不染? 海豚身上為何不附生物? 鮑魚的強度為何極高? ……變化無窮的生物結構形式及生化過程令人類自嘆弗如, 又靈感叢生, 從而正在開創出仿生材料的新時代。

蓮花為何出污泥而不染?

蓮花是純潔的象徵, 卻生長在泥沼中。德國一位植物學家耗時20年, 用電子顯微鏡觀察了上千種植物的表面結構, 最終揭示出蓮花自潔的秘密。他發現錶面光滑的植物葉子都需清洗后才能置於顯微鏡下觀察, 而表面覆蓋一層極薄臘晶體的葉子, 卻乾乾淨淨。原來, 蓮花的葉面上有一層表面微小突起的臘晶體, 就像佈滿釘子的板。落在葉面上的灰塵污垢在這些小突起上搖搖欲墜。當水滴滾過葉面時, 就卷起這些沒粘牢的灰塵, 把它們帶走。微小的臘晶體使葉面變得粗糙, 這是蓮花具有抗污機理的關鍵。目前,蓮花效應被應用於人類生活品中,如汽車漆、壓縮赫土瓦、屋頂板等等。

海豚身上為何不附生物?

無獨有偶, 海豚及魚類也保潔有術, 因為同樣在水中, 魚類及海豚總是那麼乾淨, 而船只的外殼卻很快被覆蓋了大量的藻類、微生物和其他貝殼類動物。根據常識, 人們會以為那是由於魚類和海豚身體表面光滑, 但科學家卻不以為然。在2001年, 德國科學家證實, 海豚、鯨類與陸生哺乳動物一樣, 其皮膚受到作用的保護。在它們的皮膚上相當於生物“洗滌劑” , 抑制了微生物的附。

模仿海豚皮膚的抗污原理, 科學家認為借助可生物降解的混合涂料, 製成“天然”抗污品, 以避免用污染環境的有毒油漆來保護船體。涂料會逐漸損耗, “皮膚”表面因而會永葆清潔。

海豚皮膚為3層: 黑色表皮層極光滑柔軟, 第2層是生有無數乳頭狀中空的突起物的白色真皮層, 其間充滿液體, 第3層為厚脂肪層, 富有彈性。這種生物結構使它在游泳時, 皮膚能順從水的壓力而波動, 阻力甚小, 使海豚游得很快。找到海豚游得快的原因, 人造海豚皮因而問世, 人造海豚皮裏面也有無數微小而中空的橡膠乳頭,內有一種黏性液體在小孔中自由流動。把人造海豚皮用於魚雷表面、艦船等, 都可大大提高航速。

動物界的“超級水泥”

貽貝是種雙類動物, 它能牢固地吸附在船、碼頭和海水中的其他物體上。貽貝的足上有一種微小的器官, 能分泌稱作足絲的膠。它由4個結合在一起的蛋白質在第5個起催化作用之蛋白質的參與下生成。這種超粘度分泌液特別有效, 在海水中也能把貽貝牢牢地“拴”在各種物體上。

藤也與貽貝一樣, 能生“超級水泥”。它生活在近岸地帶, 常附在船身上。這種小動物在成熟初期, 能分泌一種粘液, 能將其終生固定在一處。模仿藤粘液製成的粘合劑抗張強度極高, 適用在0-205 ℃ 的溫度範圍內, 用來粘接建築結構單元十分理想。

從貝殼到坦克裝甲

小小的軟體動物也是仿生學的一大研究對象。除了薄結構和超粘度分泌液外, 貝殼的強度也大有文章。貝殼主要成分是硅酸鹽, 同傳統水泥相同, 但其強度比飛機玻璃還高。原來, 貝殼內硅酸鹽間空隙很小。為此, 人們在製造水泥時充分攪拌, 排盡空氣, 再加人一種聚合凝膠, 消除了水泥顆料間的空隙, 使顆粒間緊聚在一體, 水泥的強度大為提高鮑魚是自然界最硬最耐磨的物質之一。

在顯微鏡下, 科學家發現鮑魚就像磚牆: 一層層超薄的碳酸鈣好比是磚, 不到億分之一米厚的有機蛋白質層好比是水泥, 把碳酸鈣緊緊連接在一起, 使鮑魚強度與高級陶瓷相媲美, 又不像陶瓷脆而易碎。人們正模仿鮑魚用自組裝聚合物製造仿生多層結構。美國已研製成用新型的多層復合材料製作坦克裝甲。

自然界為仿生學提供了無窮無盡的寶貴原型, 而人類也應該思考下如何回報大自然。

文章標籤

鉅亨號貼文

看更多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