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華策影視佈局IP再下一城 稱電影要進行業前五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12-10 08:27

本報記者方璐北京報導

繼2013年12月以不超過1.8億元購郭敬明最世文化26%股權,12月9日下午,華策影視在IP方面再下一城,入股張嘉佳所創立的時間海文化公司。雙方將共同打造包括《末等生》以及《地球最后十分鐘》等項目,並基於張所創IP,在全網劇、電影、節目等品矩陣的開發製作及運營領域開展全面戰略合作。

華策影視並未透露此次合作所涉資金,“屬股權合作,占比比較小,主要(目的)還是支持張嘉佳、王海雲(注:時間海總經理)創業,給更多青年作者發展機會。”12月9日,華策影視副總經理兼董秘王叢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他表示目前只是早期合作,暫時不披露雙方合作金額,但否認資金與之前與併購郭敬明公司股權可比肩。

“八零后”作家張嘉佳,號稱是“青年創作者聯盟”盟主,去年曾擔任《非誠勿擾》現場點評嘉賓。據時間海總經理王海雲介紹,該公司擅長做的品類型是愛情和喜劇,但對科幻類也有涉足。華策與時間海即將打造的《末等生》電影將由劉若英執導,由張創作的《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全網局版權已歸華策,該作品起初在微博創下4億讀紀錄。張嘉佳表示,原來出版社不願意出版短篇作品集,隨碎片化讀習慣的改變,他所創作的短篇作品集得到出版社青睞。

與張嘉佳的合作,僅是華策影視佈局SIP的縮影之一。王叢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詳解公司今年提出的SIP概念,意即給予同一個IP打造不同品,對應不同消費場景,用IP將其串聯起來實現無縫對接,比如,從圖書轉化為影視,再從影視轉化為游戲、漫等。“IP在過去是分割性授權,各做各的,和時間海合作希望將一個IP從一開始就做不同打造。”

華策影視以電視劇起家,但在電影方面亦打算不遺餘力做強,目標是進入電影公司前五名。“不一定明年實現,但后年一定能實現,此外希望華策作為第一出品方的電影票房達到20億。”王叢。2014年4月,華策斥資4000萬投資上海高格影視,同年10月以3.23億收購韓國影視巨頭NEW15%股權。這些舉措均被視為華策對電影業務的重視。

王叢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2015年由華策自己發行的電影有四部,《刺客聶隱娘》獲得戛納最佳導演,其次像《勝者為王》,包括目前仍在排片上映的《我的少女時代》,這部劇已經達到3.4億左右票房。其余聯合投資的數量更多,比如,《小時代4》、《太平輪》、《重返二十歲》等。“電影業務將成為華策未來三大業務板塊之一,另外,全網劇、綜藝節目也會成為上市公司支柱性板塊之一。”

王叢在接受採訪過程中反復強調華策重要戰略是做好SIP,這包含三層含義“超級IP、超級明星以及超級製造”,希望華策可以系統性提高全網劇製造能力及進入門檻。他認為韓劇之所以受追捧,是因為高投入、好創意,國內企業需要在IP孵化、藝人任用等方面投入更大資源,提高品質量。

“全球看,每家大的傳媒公司都以內容起家,秉承內容為王,基於內容進行后期變現。華策要製造出更多爆款型品,內容要足夠堅實,這會有助於行業競爭領先地位。”王叢,“這不是單純投資能解決。”

除了上述佈局IP,華策影視還在為視頻品尋求渠道合作。12月7日,華策影視還與華為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華策表示,雙方將依托海量的視頻娛樂品、全媒體渠道和全業務鏈等優勢,在華為終端消費品領域、運營商領域達成戰略合作伙伴關係,共同促進視頻業務在國內及海外的發展。

10月30日華策影視發布的第三季度報告顯示,報告期內營收約為4.1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13.36%;歸屬於上市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約129.32萬元,比上年同期減98.55%。華策影視在公告中稱,影視娛樂行業一直處於充分競爭狀態,近年來,又有多機構登陸資本平台,聚集資源迅速擴張,以及巨頭BAT的介入,網絡劇等互聯網品的蔚然成風,都使得行業競爭越發加劇,格局發生激變。

報告指出,華策將主要業務擴展至電影製作發行,雖然擁有豐富影視劇拍攝製作及管理經驗的先天優勢、一定的人才資源聚集優勢,但仍可能存在不確定性的風險。公司逐步加大對電影業務的投入,雖已初步建立起宣發團隊,但在電影發行經驗方面與業內領先企業之間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公司可能不能準確把握電影發行的最佳策略,從而影響影片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編輯:賈紅輝,如有意見建議請聯繫:jiahh@@21jingji.com)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