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09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同比增長10.2%
鉅亨網新聞中心
昆明2009年農民人均純收入5,080元,比2008年的4,610元增加470元,同比增長10.2%。
國家統計局網站3月10日消息,云南省統計局數據顯示,2009年,昆明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黨的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省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和市委九屆五次全會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加快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的要求,堅持“三化”化“三農”、“三化”帶“三農”、“三化”服務“三農”思路,強化“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略,努力克服昆明2009年的干旱霜凍災害和全球蔓延的經濟危機、甲型H1N1流感的影響,積極擴大內需,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全市農村經濟平穩發展。據1,187戶農村居民抽樣調查資料顯:2009年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5,080元,比2008年的4,610元增加470元,同比增長10.2%,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9.7%,增幅同比上升1.6個百分點。
一、農民收入增長變化的主要特點
(一)農民人均工資性收入增加117元
2009年以來,昆明緊緊抓住國家擴大內需機遇,繼續加大招商引資和項目開發力度,不斷拓寬了農民就近就地就業渠道,進而增加了農民的工資性收入。2009年全市共轉移農村勞動力14.24萬人,比2008年同期的12.96萬人增長9.9%。據農村住戶調查資料顯示:2009年農民人均獲得的工資性收入為1,428元,比2008年的1,311元增加117元,增長8.9%。拉動工資性收入增長的因素主要得力于在本鄉地域內勞動得到的收入達1,062元,同比增長10.6%。
(二)農民人均家庭經營收入增加164元
2009年,昆明圍繞市委、市政府的主要工作目標,以農業產業化經營為重點,仍然以糧、煙、畜、林、果、蔬為切入點,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拉動了農村居民家庭經營收入的增長。2009年農民家庭經營人均純收入達2,580元,比2008年的2,416元增加164元,增長6.8%。從一、二、三產業看:第一產業1,976元,增長0.2%;第二產業123元,增長64%;第三產業361元,下降1.9%。可見,占家庭經營收入76.6%的第一產業是拉動家庭經營收入增長的最主要因素。
(三)農民人均財產性收入增加95元
2009年昆明農民財產性收入人均達688元,比2008年同期的593元增加95元,增長16%。在財產性純收入中,農民得到的土地征用補償等財產性純收入人均為130元,比2008年增加30元,增長30%;租金(含農業機械)收入152元,比2008年增加30元,增長24.6%。可見,隨著我市城市化進程步伐的加快,近郊農村居民通過房屋出租、拆遷補償所得收入進一步增加,從而促進了財產性收入的提高。
(四)農民人均轉移性收入增加94元
昆明市委、市政府加大一系列惠農政策的實施,對種糧農戶進行良種補貼、糧食直接補貼、購置農機補貼及家電下鄉等惠農政策,農民獲得的實惠進一步增加。2009年農民轉移性的純收入人均為384元,比2008年同期的290元增加94元,增長32.4%。在轉移性純收入中,農民得到的糧食直接補貼收入人均為25元,增長4.2%;糧種補貼收入人均22元,增長1.8倍。另外,隨著農村社會事業的健康發展和完善,在衛生、文化教育、社會保障方面所享受到的種種政策補貼逐年增長,促進了農民人均轉移性收入的增加。
二、農村居民生活消費水平進一步提高
隨著收入的不斷增長,農村居民生活質量、消費水平進一步提高。2009年,昆明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費用支出5,035元,比2008年同期的4530元增長11.1%,在衣著、交通通訊、文化、娛樂、醫療保健等方面的支出比重上升,農民生活消費結構進一步提高。
(一)文化教育、娛樂、交通和通訊、醫療保健用品消費支出消費增加。
2009年昆明農村居民人均用于文化教育、娛樂消費支出497元,比2008年同期的416元,增長19.5%;交通和通訊支出550元,增長12.7%;農村居民醫療保健用品消費支出人均419元,增長22.5%。
(二)農村居民住房面積不斷增加,居住條件不斷改善。
人均住房面積不斷增加。2009年農民人均住房面積達46平方米,增長4.5%,其中鋼筋混泥土結構住房面積占全部住房面積的比重超過60%以上。此外,在居住條件(如住房衛生條件、能源使用情況、飲用水情況)等方面都有不同水平的提高。
(三)從農村每百戶主要耐用消費品擁有情況看,農村居民消費水平逐年提高。
2009年農村每百戶擁有洗衣機70臺,比2008年的65臺增加5臺,增長7.7%;每百戶擁有電冰箱30臺,比2008年的25臺增加5臺,增長20%;每百戶擁有彩色電視機109臺,比2008年的106臺增加3臺,增長2.8%;每百戶擁有計算機9臺,比2008年的7臺增加2臺,增長28.6%;每百戶擁有移動電話180部,比2008年的147部增加33部,增長22.4%;每百戶擁有汽車(生活用)8輛,比2008年的6輛增加2輛,增長33.3%。
三、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2009年,昆明農民人均純收入穩步增長,農民生活水平有了較大提高。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一是,年初小春受霜凍災害的影響,全市許多縣區小春作物受災較為嚴重;二是,農業生產費用增加,尤其是小麥、稻谷、玉米種子及化肥價格的大幅上漲,導致種植業生產成本增加;三是,受國內市場和甲型H1N1流感影響,我市豬肉價格一直下跌,農民收入減少。全年毛豬出售單價10.3元,比2008年同期的14.4元下降28.5%。人均出售牧業產品收入1267元同比減少109元下降7.9%。其中:出售肉豬及豬肉總重量人均42.8公斤,收入580元,與2008年同期人均30.1公斤,收入558.5元對比,雖然農民出售肉豬及豬肉數量增加,但由于價格下降,使收入減少。出售家禽總重量人均8公斤,收入83.6元,與2008年同期的12.7公斤和118.5元相比,分別下降37%和29.5%。
進一步加快農民增收建議:一是提高工資性收入的比重。全年工資性收入占純收入的比重為28.1%,同比下降0.3個百分點,與發達省會中心城市相比差距較大。二是進一步加大對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培訓和輸出工作,積極引導農民就地就近就業,為農村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增加收入創造條件。三是加大農業生產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繼續推進農村經濟結構調整,促進農民增收。四是不斷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農產品競爭力。通過政府推動、市場規范,積極發展現代農業產業化經營,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程笛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