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新農保不宜強行推動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03-01 08:57

2009年,政府為了更好地讓農村人口同城鎮人口一樣老有所養,正式下發文件,建立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新農保制度。保障農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的新探索開始實施。2009年末,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在全國10%的縣、市、區開始試點。約有1500萬農村人口受惠。2010年,政府決定進一步擴大試點,以統籌解決未參保集體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問題。

為探究該項制度今后的發展勢態,本報采訪了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鄭風田教授。

參保難等問題可能顯現

經濟觀察報:新農保制度開展以來,近期有些地方曝出參保人數達10萬,有的更多,這算作取得了好成績嗎?還是做的不夠好?

鄭風田:新農保是一個長期的工作,短短幾年時間是很難估算效果的,有時甚至一二十年效果都很難判斷。所以僅從一兩年的少數試點還不足以推斷。

另外目前只進行了10%-20%的試點,對地方財經的壓力還不是很大。一旦大幅度提高覆蓋率之后,諸如財政壓力過大、動員參保工作難做等問題就有可能暴露出來。

經濟觀察報:壓力大、參保難問題與新農保制度有關嗎?

鄭風田:目前新農保有不少制度漏洞,其中有兩條比較關鍵,其一是捆綁政策,試點文件要求年滿60歲老人,如果想獲得國家普惠式養老金,其符合條件的子女也必須參保,這個規定存在比較大的隱患,捆綁政策所帶來的主要問題包括:部分子女與父母的矛盾會加大、農村資金凈流出、逆淘汰現象等。

另外一個是中西部那些吃財政飯的地區,能否拿出足夠的財力來進行配套,也是一個大問題。

經濟觀察報:你認為新農保制度本身如何?

鄭風田:目前的制度設計還需要進一步完善。目前的制度設計是照搬了城市的社保網設計,過多地考慮了社保網的擴大與覆蓋,很少考慮農村的實際情況,諸如農民收入低、沒有工資收入,不像城市征收可以直接從居民所發工資中抵扣。農民手頭現金少,社保基金如果每年都需要上門征收的話,能不能征收上來,如何征收,將是一個天量的成本,與2億多的小農戶打交道,帶來巨大的交易成本,歷來都極為困難。

另外如果征收社保基金工作處理不當,過去農業稅征收中出現的各種悲劇性問題,諸如搭車收費、強制索要等問題將有可能出現,會引發基層官民沖突,把好事變成壞事,后果也難以預料。

擴大內需的牛鼻子效應

經濟觀察報:從新農保本身來說,它確實惠及了農村60歲以上的老人,為了惠及更多的農村60歲以上老人,中央決定2010年新農保的覆蓋率繼續擴大推廣,您怎么看?

鄭風田:按一般的規律,各地都會在中央規定的基礎上進行層層加碼,加速新農保工作的推進。這也是我最擔心的問題。

如果不考慮實際情況,過快地推進,在相關的問題都還沒有有效解決之前,會帶來比較大的隱患。還是應該穩步推進,逐步在試點中發現問題,尋找妥善的處理辦法,使這項惠民工程真正讓老百姓受益。

經濟觀察報:這樣擴大推廣有什么利弊?

鄭風田:新農保如果處理得好,可以成為轉變我國經濟增長方式,擴大農村內需的一個工作抓手,是擴大農村內需的阿基米德支點。

過去如何擴大我國的農村內需一直是個死結,原因是農民的收入太低,各種家電下鄉等工程,一般都是要求農民只有購買了才能享受,所以容易產生逆淘汰現象,就是那些最需要幫助的農民,由于貧困,反倒因為購買不起,得不到國家的幫助。

我國不少的惠農對擴大農村內需作用有限,惠農資金“跑”“冒”“滴”“漏”現象嚴重。但新農保基金就不一樣了,錢是直接發給農民的,如果用得好,新農保就有可能成為擴大內需的牛鼻子,或者是擴大農村內需的阿基米德支點。主要原因是,如果國家每年給農村年滿60歲的老人660元,全國不到1億農村老人,每年國家財政支出也不超過700億,但這一700億的資金實際使用效果應該十倍于其他惠農資金效果。因為這些錢是直接發給年老的農民,而其他不少惠農項目,農民都是被“惠農”或者被代表了,最后能夠直接用到農民頭上的已很少,農民真正受益的應該很有限。

經濟觀察報:與其他惠農政策相比,新農保的政策好在哪里?

鄭風田:不少業內人士都講一個所謂的80/20定律,說的是中央的惠農資金100元,最后能夠真正落到農民頭上20元就很不錯了,甚至有些人講應該不到10%。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每年660億的養老資金直接拔到農村老人的卡上,由農民自己決定購買什么,什么時候買。因為我們調查顯示,農民一直在抱怨,什么東西一旦被指定或者招標了,不但服務質量低下,而且價格也比市場上同類產品要高出不少,國家給農民的各種惠農資金,就這樣被其他人隨意地給拿走大半,而真正的農民反倒受益無幾。這是近年來各種惠農項目作用有限,農村內需難以擴大的主要原因。

三大類問題需回避

經濟觀察報:沿著2010年新農保擴大推廣的政策,想必將來會有更多農村老人享受到實惠,如果延續現有的政策執行下去,將來的發展方向會怎么樣?

鄭風田:將來的方向是隨著參保率的提高,社保資金的增加,各種問題都會出現。

不能急于推進,應該把工作的重點放在解決那些最需要幫助的農村年滿60歲老人的身上。年輕人,目前如果還沒有想通,不宜強行推動。

經濟觀察報:就目前新農保的發展來看,您認為應該回避哪些問題?

鄭風田:新農保應該回避三大類問題,其一是不應該盲目追求參保率,進行強制參保。如果強制參保就容易把好事變成壞事。

其二是不應該再繼續捆綁政策,即不能再強制要求非讓全家符合條件的子女都參保,年滿60歲的老人才能拿到那點國家的基礎養老金,更不能拖到2020年才完全實現,最少應該在最近兩三年就直接讓年滿60歲的老人都能夠享受到國家普惠式的基礎養老金,這于民、于國都是最有利的事。

其三還是應該繼續提倡家庭養老。因為目前的農村養老金數量極低,如果讓農民覺得反正有養老金了,子女就不再承擔父母老人的養老義務,就會產生大的問題。不能為了推廣社會養老而輕意否定了家庭養老不可代替的作用。應該提倡家庭養老與社會養老相結合的方式。家庭養老模式是儒家文化幾千年的優良傳統,在目前家庭養老仍是我國農村養老的最主要模式。

經濟觀察報:您對新農保發展的設想是什么樣的?

鄭風田:取消捆綁政策,盡快讓農村年滿60歲以上的老人先享受到國家普惠養老金,讓最該得到幫助的人先得到幫助。

同時,取消那些效果比較差的惠農項目,把有效的對農投入資金更多地轉向養老金,因為這些資金對擴大農村內需最有效。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