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個股

A股7月流火8月看多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07-31 11:59

本周是7月的最后一周,7月A股各大指數收出一根漂亮的覆蓋性月陽線。出乎許多人意料的是,7月份上證指數既創下階段性新低2319點,又創下去年8月以來的最大單月漲幅。記者走訪證券營業部時發現,投資者7月收益水平千差萬別,但共同關心的問題只有一個——8月股市怎么走?

我們認為,隨著下半年經濟形勢明朗,政策預期改善,市場信心逐步恢復,A股8月行情有望向縱深發展,至少中級反彈還沒有結束。

以全球視野看經濟與股市

一段時間以來,許多投資者總喜歡對國內經濟增長進行同比、環比的比較,而不是用全球視野來看待我國的經濟與股市,以至于經常出現“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情況,甚至錯失7月反彈的機會。因此,進入8月后投資者可關注以下兩點:

一是全球經濟與股市總體保持復蘇態勢。歐洲債務問題不會改變全球經濟復蘇趨勢,全球工業產值快速增長、全球貨物貿易快速恢復、制造業快速恢復增長,歐美進口需求沒有想象的那么差,中國6月份出口規模創歷史新高就是最好的佐證。基于此,IMF最近調高世界經濟增長,預計2010年全球GDP增速將達到4.2%。

在此背景下,德國、美國的國債收益率在避險情緒的推動下甚至出現了下降,這些國家的融資成本并沒有因為歐洲債務問題出現上揚。歐元區最主要的經濟體德國、法國國債收益率幾乎沒有受到債務問題負面影響,涉及債務問題的西班牙、愛爾蘭、希臘國債收益率也已由高點出現回落,市場的恐慌情緒已經得到釋放。另一方面,隨著擔憂情緒減弱,投資者將目光重新投向南歐股市。自7月份以來,包括希臘、西班牙在內的南歐國家股市持續反彈,其中希臘ASE綜合指數累計上漲11%,西班牙IBEX35指數累計上漲超過15%。銀行股成為領漲主力軍,希臘國民銀行、西班牙對外銀行的累計漲幅都超過20%。

二是中國股市尚未完全反映經濟的基本面。今年以來,股市下跌主要來自于對政策收緊和經濟二次探底的擔憂,以至于成為全球表現最差股市。關于這兩個擔憂,央行本周二發布的《2010年二季度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分析》明確表示,一是中國經濟出現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小;二是下半年要繼續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央行報告的基本結論是,雖然當前經濟增長表現出一些放緩跡象,但目前中國經濟的基本面仍然良好。總體上,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是主動調控,有利于經濟的長期可持續增長,不同于歐洲債務危機對其經濟的影響。

我們認為,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但不存在二次探底,表明下半年經濟形勢明朗。即使未來經濟增速放緩到8%,也不會改變中國經濟良好的基本面。以全球視野看,既然歐債危機尚不會改變全球經濟復蘇的趨勢,難道中國主動進行結構調整還會改變中國經濟發展的總趨勢嗎?既然涉及債務問題的希臘、西班牙等南歐國家股市尚且持續反彈,難道中國股市反彈了不到10%就不可持續嗎?

以發展眼光看政策與調控

下半年市場關注的核心仍是政策的預期,問題是,大家看重政策,又對政策的解讀分歧大。我們認為,化解這種分歧最好的辦法是,都以發展的眼光看待政策和調控。作為一個成熟的投資者,應該相信中國政府對經濟具備很強的調控能力,歷史上的調控都是有利于中國經濟長遠發展,并且有利于優質上市公司的業績增長。

其一,宏觀政策強調穩定發展。最近,央行和財政部同時釋放穩定信號。央行表示下半年要繼續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再次強調今后一段時期仍將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穩定性與連續性,提高宏觀調控的靈活性與針對性,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通脹預期的關系。與此相呼應的是,財政部表示下半年將繼續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并把保持“政策穩定”作為宏觀調控的主基調。央行和財政部都認為,要穩定發展,先要穩定政策。業界普遍認為,下半年政策預期的改善概率增大,出于對經濟過快減速的警惕,宏觀政策很可能在信貸投放、房地產調控等方面有所松動。

其二,產業政策強調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隨著《關于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若干意見的通知》的落實,《鋼鐵產業調整振興規劃》、《水泥產業發展政策》等新的產業政策將陸續出臺,給傳統的周期性行業帶來并購重組的春天,也為目前低估的周期性行業帶來估值修復行情。

另一方面,產業政策的重點是調整經濟結構,新興產業將獲得超預期的發展。《戰略新興產業規劃》、《新興能源產業發展規劃》等即將出臺,數以萬億新的投資拉動剛剛拉開帷幕。中長期來看,只有調結構經濟才能可持續增長,下半年政府可能循序推進結構調整。

其三,區域性政策強調均衡發展。國家今年以來對區域經濟的支持,大大鼓舞了投資者對區域經濟概念的熱情。尤其一些地區性政策支持較大的板塊,7月以來迅速回升,再度成為了市場熱點。而國家一直強調加大力度政策支持的海南、新疆、川渝、海峽西岸等新興地區性規劃概念目前已經獲得了市場的一致認可,區域性政策強調均衡發展,中國經濟發展的回旋余地大。

以珍惜態度看市場與信心

珍惜來之不易的迄今為止今年全球最大的IPO市場,珍惜來之不易的投資者剛剛開始恢復的市場信心,這兩條是記者在采訪中聽到最多的呼聲。

目前,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面臨三大新的機遇和挑戰。首先,伴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巨大的融資需求將有很大一部分依靠資本市場來滿足;其次,中國經濟迫切需要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將在這一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第三,長期以來,中國的金融體系高度依賴以銀行為主的間接融資,迫切需要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防范金融風險,而這種轉變必須通過做強做大中國資本市場來實現。這三大機遇和挑戰,恰恰是證監會《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報告》中五大任務的前三條。

我們認為,中國資本市場要勇于面對挑戰,不辱使命;市場參與方要珍惜市場、善待市場;投資者應該對中國資本市場的監管體系和監管能力抱有信心,要相信管理層呵護投資者利益的決心和能力;市場各方要善待投資者,加倍珍惜來之不易的投資者信心的恢復。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