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光大銀行理財產品被疑暗箱操作,到期擅自延期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08-16 11:31

“每當我看到中央電視臺的光大銀行廣告詞:至專,至誠,至信。我就很佩服光大的忽悠本領。”北京鐵路員工陳先生很氣憤地表示。

2007年7月底,陳先生在光大銀行工作人員的忽悠下購買了光大銀行同贏八號的理財產品,為期2年,2009年8月到期,又順延一年,因為產品虧損嚴重,2010年8月1日到期后,累計虧損18%。

“合同到期后,沒有經過當事人的允許,只是在網站上公告后,光大銀行即自行決定延期一年。按照合同法,在履行期間如果要變更合同,雙方必須確認一致才可變更。按照銀監會規定,信息公告要送達當事人本人。”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說。

“不要迷信某一銀行的品牌,看清自己所買的理財產品的合同是關鍵。”北京銀監局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今年以來隨著理財產品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已經趨于理性,而國內大多數銀行也更新了自己的服務,讓大多數市民都能明明白白買理財產品。”

遭遇巨虧。

據陳先生的介紹,2007年7月底,本來是到銀行去存錢,而工作人員告訴他有款產品風險小,回報高,而且是銷售的最后期限,希望陳先生能購買此產品。陳先生也認為這些錢暫時不用,索性就全額出擊購買了“同贏八號”產品。

根據合同約定,此產品應于2009年8月1日到期,去年8月中旬陳先生急需一筆錢,到銀行取錢,而被工作人員告知產品贖回拖延一年,陳先生很是氣憤,要是贖回肯定會損失很多錢,索性就等到了今年8月1日到期,沒想到還是賠錢。

而遭遇同樣虧損經歷的楊小姐告訴記者:“在去年虧損后我問銀行有何解決方案,銀行要求我轉移到其它產品,但是,銀行在產品轉移的時候,故意把結算凈值選擇上個月比較低的一個給儲戶。而且,事前沒有告知,因為結算公式比較復雜,絕大多數儲戶可能現在都蒙在鼓里。”

“我也是在事后才發現的,一個簡單的產品轉移,我就虧損了9000元,找到銀行時,起先銀行是百般狡辯,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儲戶身上。之后,雖然認錯卻不賠錢,居然說我們銀行和一些餐飲行業有優惠券,我們找一些大概2000元的優惠券給你就算了事。”楊小姐無奈地說。

郭田勇表示:“銀行的理財產品許多類似于基金產品,但是,卻不像基金每日公布凈值,贖回結算的時候也不像基金產品那么明確,總是有些暗箱操作。”

據悉,“同贏八號”這款產品計劃到期日為2009年8月1日,但是在2009年1月,光大銀行發布調整公告,基于政策面利好因素的刺激,A股市場開始探底回升,對“同贏八號”進行了延期1年,但是在延期的一年內,A股整體處于下跌,跌幅超過20%,這也致使產品并未如當初所想,而是凈值繼續下跌,以致到期累虧18%。

此外,由于產品投資了深發展,而深發展6月30日以來一直停牌,因而產品到期除現金外,還持有100萬股深發展股票。

“看不懂的產品不要買。越是新穎的理財產品,越是要謹慎;越是厚的合約越不要急著簽,尤其要注意風險提示部分和小的淺色字體。看懂產品說明,搞清楚風險是買產品最根本的前提。”工行理財師楊艷認為。

港股暴跌拖累產品收益據記者調查,光大銀行于2007年10月30日至11月12日發行的“同升18號”可自動終止型理財產品,預期收益起始日為2007年11月13日,理財最長到期日為2009年5月13日。該產品為結構性理財產品,預期收益聯結在四個助力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行業——煤電油運業在港上市的中資企業公司上,4家公司分別為:中國石油、中國神華、中交建設、大唐國際。

事實上,仔細查閱該產品的結構,光大銀行設計團隊花費了不少心思,但終究沒料到金融海嘯引起的震蕩會如此強烈,導致產品最終虧損。

據悉,該產品在結構設計上采取了多項創新:一是“同升18號”前三個月封閉期,不論股票表現怎樣,每月均按20%年利(美元24%)無條件支付,為客戶提前鎖定收益。

二是封閉期后每月只要任意一天4只股票相比期初價格不跌,產品即可在當月自動終止,給客戶做到保本的基礎上外加收益,所以產品最短投資期限為4個月。

三是一旦發生股市大跌或持續熊市,使得股票從未有機會高于期初值,光大銀行將給客戶積極止損,連本帶利最低也能保證投資者拿回85%的本金。

偏偏金融海嘯爆發,所掛鉤的股票價格節節下滑,且突破了“初始價的60%”這一保本線,產品不僅沒有提前終止,而且發生了本金虧損的局面,即第三種情況。

光大銀行的公告表示,鑒于掛鉤的4只股票于2009年5月11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的收盤價均大幅低于各自期初價的80%,根據上述條款計算得出的人民幣產品和美元產品到期本金償付率均為80%。算上封閉期三個月內提前支付的鎖定收益,其產品最終虧損了1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