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期貨

廣汽長豐將獲得兩大股東短期借款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04-12 11:42

廣汽長豐的兩大股東廣汽集團和長豐集團將分別向其提供不超過1.8億元和不超過1.5億元的短期借款,但第三大股東三菱汽車未參與注資計劃。

中新社援引中國經營報4月12日報道稱,廣汽長豐的兩大股東--廣汽集團和長豐集團將分別向其提供不超過1.8億元和不超過1.5億元的短期借款,用以補充公司流動資金,這是自2009年5月21日廣汽集團收購長豐后,第一次有明確的注資計劃。

但不難發現,在這一注資計劃中,并沒有出現公司第三大股東--三菱汽車的身影(按照最新的股權比例,在重組完成后的廣汽長豐中,廣汽占29%的股權,是第一大股東;長豐占21.98%,三菱占有14.59%)。據了解,在當初廣汽與長豐簽訂收購協議時,三菱的態度就是不很明朗,而從現在三菱的漠然態度看,撤出長豐進而轉向東南汽車,或許只是個時間問題。

據了解,原長豐汽車(2009年廣汽完成對長豐的重組后,長豐汽車更名為廣汽長豐)在2009財年的表現并不盡如人意。雖然整車銷售3萬多輛,取得了同比增長27.83%的成績,但距之前提出的4.8萬輛的目標相差甚遠。而在去年國內SUV銷量為65.88萬輛,同比增長47.15%的大環境下,長豐的成績并不顯著。同時,由于產品毛利水平下降,長豐在2009年的凈利潤僅為2816.97萬元,同比下降近80%。

在這樣的財務狀況下,廣汽和長豐兩大股東終于決定向廣汽長豐“輸血”,來改善新公司的現有財務狀況,為后續的整合再發展問題奠定基礎。

長豐方面表示,此次注資滿足了廣汽長豐經營業務發展的資金需求,為公司的生產經營提供了資金保障,有利于保證公司生產經營目標的完成,有利于減少融資成本,降低財務費用,同時擴展了公司融資渠道,符合公司和全體股東的利益。

“從去年5月簽訂重組協議以來,廣汽對長豐一直進行著重組前評估、調查等準備工作。在去年12月資產正式交割后,廣汽對長豐的重組才直正開始。而這筆注資款也是應長豐財務方面的要求而提供的。”廣汽董秘盧颯表示。

在此次注資計劃中,長豐與廣汽的步調保持了一致,而作為廣汽長豐的第三大股東,三菱汽車卻不見蹤跡。早在去年廣汽收購長豐時,就有業內人士預測三菱將會選擇撤出,但三菱卻始終保持模棱兩可的態度:不撤資,也不增資。

一位汽車業內人士對此表示,在三菱與長豐的合資過程中,除SUV產品外,三菱沒有提供過任何有競爭力的車型,而且在技術支持方面也有所保留,這也使得主營SUV業務的長豐在近幾年遇到了發展上的瓶頸。

廣汽和長豐越走越近,而三菱卻被越落越遠。除了在注資層面不見蹤跡外,日前,來自工信部發布得第206批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顯示,同意湖南長豐汽車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已列入《公告》的所有產品,產品商標由“三菱”牌變更為“獵豹”牌。

這則公告被汽車業內專家解讀為三菱汽車從長豐汽車撤資的前兆,這將為廣汽長豐的未來發展鋪平了道路。實際上,隨著三菱在廣汽長豐中的話語權被逐漸稀釋,三菱之于廣汽長豐的調整將不可避免的,對此,盧颯則以“機密不外泄”為由,拒絕透露更多細節。

“三菱汽車在中國一直沒有明確的整車戰略,并想在合作中‘獨大’,這導致了多年來三菱在中國汽車市場并無多大建樹。”汽車業知名分析師賈新光毫不客氣地表示,廣汽轉投菲亞特,并計劃將項目落戶湖南,是三菱遭冷遇的重要原因,但這一切也是三菱咎由自取。

三菱淡出廣汽長豐的局面似乎已不可扭轉,而此時,東南汽車方面卻傳出消息--東南汽車一位高層表示:“三菱有意對東南汽車進行增資,具體細節目前正在商討之中。”

據了解,目前三菱在東南汽車中占25%的股份,東南汽車其余兩大股東分別是福汽集團(東南母公司,占50%股份)和臺灣的中華汽車(占25%股份)。其實,在廣汽未重組長豐之前,三菱就與東南走得很近。“三菱與東南汽車的第二大股東中華汽車的合作由來已久,在企業文化上,三菱與東南汽車也頗為相近,我們的融合程度是國內別的企業無法比擬的。”上述東南高層的言語中透著曖昧。

另據他介紹,東南汽車目前走的是自主發展的道路,在未來3年準備實現的30萬輛產能規劃中,東南汽車已經為三菱預留了產能,其中就包括現在東南與三菱洽談的SUV項目--歐藍德。而在原先三菱對中國的整車投放規劃中,SUV項目應歸屬于長豐,轎車和商務車項目歸屬于東南汽車。

對此,賈新光表示,東南汽車董事長凌玉章向來主張自主發展,拒絕將自己的命運交由別人把控,這也是北汽重組東南的計劃一次次落空的原因之一。而目前,福汽集團的戴姆勒項目已歸北汽所有,作為福建省唯一的轎車項目,東南汽車被保留的希望很大,“但在銷售欠佳的背景下,引入更多的資本、技術和項目,也是東南汽車獨立發展所需要的。這是三菱的機會。”

(杜琰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