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美國颶風教訓:恢復力投資不足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2-12-24 11:22

諾得主邁克爾-斯賓塞 ()

我們應從美國颶風中吸取教訓。基礎設施的投資不足(包括維修不力)在后果不確定或不緊迫的情形特別嚴重。渴望成為全國或全球金融和經濟體系樞紐和關鍵部分的城市和國家必須是可預測、可靠、恢復力強的。

紐約美國東海岸的颶風(我在下曼哈頓也經歷了)是又一次極端天氣事件,我們必須從中吸取教訓。氣候專家早就指出,這類事件的頻度和強度走在增加,這一跡象顯然會影響到預防步驟,並讓我們定期檢查這些步驟。

災難准備包括兩大不同的關鍵部分。其一是快速而有效的響應。毫不奇怪,這一點引起了人們最多的注意。這種能力永遠是必須具備的,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如果響應能力缺乏或不足,則可能導致可怕的生命和生活損失--2005年摧毀海地和新奧爾良的卡特里娜颶風就是明證。

其二是最小化經濟的破壞期望的投資。這一方面的准備通常所受關注甚少。

事實上,在美國,卡特里娜颶風的教訓似乎增強了響應能力--颶風桑迪過境后的快速而高效的干預就是明證。但旨在控制破壞程度的投資似乎一直被忽略了。

修正這一失衡需要關注關鍵基礎設施。當然,你不可能以有限的成本防止所有災害造成的可能破壞,因為災害襲擊是隨機的,受害地是不可預測的。但某些災難具有很大的放大作用。

這其中包括對組成現代經濟運行平台的電網、信息、通信和交通網絡等關鍵系統的災難。只要對恢復能力、充足性和這些系統的完整性稍作投資,就能獲得極高的回報,即使災難的時間間隔是隨機的。其中,充足性是關鍵。

紐約市的例子是很好的證明。曼哈頓南部斷電几乎一整周,這顯然是因為位於東河(East River)邊上的電網主變電站在颶風桑迪和潮湧導致河水漫堤時被毀所致。該地區沒有預先建設好輸送電力的第二方案和路線。

這場大斷電的成本難以計算,但肯定小不了。與重建被毀有形資的重建支出會提振經濟不同,這場斷電的成本屬於無謂損失。當地斷電或許是不可避免的,但若以充足性為原則,本可以建設不至於如此脆弱的電網--或者說不至於導致如此大範圍經濟陷入停滯的電網。

2011年日本東北部的地震和海嘯之后,全球供應鏈也給我們以類似教訓。全球供應鏈現在已變得更具彈性,因為我們對可能拖垮更大體系的瓶頸做了複製。[NT:PAGE=$]

碳安全專家的擔心是正確的:襲擊電力、通信和交通網絡的控制系統並使之癱瘓可能導致整個經濟陷入停頓。誠然,自然災害的影響不那麼具有系統性;但如果一場災害襲擊了缺少充足性和后援的網絡的關鍵部分,將造成類似影響。即使是快速反應,如果關鍵網絡和系統--特別是電網--恢復力強的話也將更為有效。

為什麼我們總是對經濟的關鍵系統的恢復力投資不足?

一種論點是充足性在平常時候與浪費無異,成本-效益分析抑制了高投資。這顯然是錯誤的:很多專家的估計表明,除非你給破壞性事件分配低得不現實的概率,否則內嵌充足性就有利可圖。

這引出了第二種、也是更具說服力的解釋,這種解釋從心理和行為入手。我們有低估投資界所謂的“左尾事件”的概率和后果的傾向。

讓這種模式雪上加霜的是不良激勵。委託人(投資者或選民)決定了代理人(資管理人或當選官員和決策者)的激勵。如果委託人對系統風險理解錯誤,則其代理人即使理解系統風險,可能也無法在沒有支持的情況下做出響應(不管是選舉情形還是資管理情形)。

另一個理由是嚴重依賴連續性的企業--比如醫院、印度外包公司和證券交易所--會投資建設自身的支持系統。實際中確實如此。但這忽略了可移動性、安全性以及員工安置等一系列問題。恢復力基礎設施投資不足導致的大規模自我保險模式是低效的、遠為劣等的次優選擇。

基礎設施的投資不足(包括維修不力)在后果不確定和/或不緊迫的情形特別嚴重。在現實中,債務融資的投資不足和投資充足從某個關鍵角度看是等價的:它們都把成本轉嫁給了后來者。但由於無謂損失的存在,即便是債務融資也比完全不投資要好。

渴望成為全國或全球金融和經濟體系樞紐和關鍵部分的城市和國家必須是可預測、可靠、恢復力強的。這意味透明的法治以及勝任、保守、反周期的宏觀經濟管理。但這也意味有形資的恢復能力和抵抗衝擊的能力。

文章標籤

鉅亨號貼文

看更多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