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日震衝擊下月浮現 全球生產鏈恐斷纜 惟重建商機可期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 台北綜合報導 2011-03-25 08:25

世紀強震及核災危機重創日本經濟,加上中東北非亂局扯高油價,市場憂慮連串負面因素會拖累世界經濟的復甦步伐。昨 (24) 日多位專家就近日市場的關注點,認為事件對日本經濟、全球生產供應鏈、香港的出口,以及中國內地經濟,都會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其中,對香港的出口影響,料最快4月份開始浮現;不過,日本未來兩年的重建估計需投入達 2600 億美元,也可為海外創造一定的商機。

香港《文匯報》報導,日本地震核災發生後,市場其中一個最為人擔心的是全球電子供應鏈「斷纜」,影響內地及全球製造業,進而打擊香港的外貿。香港貿發局助理首席經濟師潘永才昨認為,生產鏈的影響情況視乎兩個因素:日本本土受災廠房的復產進度,以及日本海外廠房的增產填補空缺的程度。

他指出,日本受災地區主要的工業以錶芯、汽車零件及一般電子零件為主,生產高檔電子零件的工廠都遠離災區,料生產暫時未受影響,但因日本限制供電,若情況持續可能減低這些工廠的生產力,若這些企業的海外工廠未能提供足夠補給,對於一半出口與電子產品有關的香港而言,確會造成一定打擊,料影響將在4月份開始浮現,第二、三季會較明顯反映實際影響。

為減輕日本地震之影響,潘永才透露,已有不少廠家轉向台灣及韓國採購電子零件,亦帶動兩地零件價格上漲。由於香港有一半以上的出口與電子有關,加上未知日資企業的海外廠能否及時提供更多貨品,故暫難評估對香港貿易的具體影響。

該局首席經濟師梁海國亦指出,日本是電子產品零部件的重要生產基地,供應全球20%的重要電子產品,如記憶系統零部件、電子半導體、 LCD 板面、晶片等,有關零部件大部分出口至其他地區進行裝嵌,這些零部件供應出現問題,將會影響到其他地區的生產活動,打擊全球電子業供應鏈的整體運作。

政府統計處資料顯示,日本是香港第三大出口市場,去年出口價值達 160 億美元 (約 1245 億港元) ,佔出口總額 4.2% ;日本亦是香港第二大進口地區,去年來自日本的進口總額達 400 億美元 (約 3112 億港元) ,當中 6 成產品轉口往內地。

梁海國續表示,據阪神大地震的經驗,當時日本 GDP 下跌了 2% ,從今次事件的發展情況來看,影響可能更大。日本作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其影響不但是地區性的,更是全球性,絕對不能低估。

該局助理總裁葉澤恩亦表示,暫時未見日資企業因地震事件而撤走本港的投資,而早前舉行的香港國際影視展, 40 家日本參展商中,僅兩家缺席,更有日商指出,雖然地震破壞甚大,但很多日商均強調不會減少對外商務活動,將繼續參加該局在港舉行的展覽。

葉澤恩說,今年該局仍有很多展覽,暫時未收到任何日本參展商退展的通知。同時,據世界銀行估計,日本地震重建的首 2 年,測算需要投入 2600 億美元資金,可為海外創造一定的商機,例如建材行業會有一定需求。 

文章標籤





Empty